中医食疗的四气五味
“药食同源”,故食物也有寒凉热温、辛甘酸苦咸以及食物归经的理论。
在上古时代,食物和药物是分不开的。当时人们处于一种以觅食为生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和认识到许多食物既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药用,这类食物不但能补养身体、填腹充饥,还能医治一些简单的病症。
正是由于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也做食用,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的效果,所以,古代医家也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甚至把一种食物当做一个药方来看待。例如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古代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画上等号。又如清代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西瓜能解太阳、阳明中喝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这是将一味西瓜比做清热名方“白虎汤”。食物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中药有四气五味及归经之说,“药食同源”,故食物也有寒凉热温、辛甘酸苦咸以及食物归经的理论。
四气:寒、凉、温、热
所谓四气,又称四性,即寒性、凉性、温性和热性,连同不寒不热的平性,故也有人称为五性。了解食物的四性,就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饮食宜忌。中医认为,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是温性或热性。《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同样的道理,凡热性或温性的食物,适宜寒证或阳气不足之人服食;凡属寒性或凉性食品,适宜热证或阳气旺盛者食用。或者说,寒证病人或阳气不足者,忌吃寒凉性食品:热证患者或阴虚之人,忌吃温热性食物。寒与凉,温与热,是区别其程度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温热性的食物多具有温补散寒壮阳的作用,寒凉性食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的功效。平性食物是指性质比较平和的食物。
不了解食物之性,就很难明白饮食宜忌的道理。食物入口,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
-
最适宜中老年人的5条饮食建议!必知!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反复发作就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饮食养生应该怎么做呢?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营养需求
-
自制首乌茶饮用 太婆降脂不成反伤肝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欢喝一些茶饮的,那么对于我们的这个首乌茶来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引用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
-
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5点有很多的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才能够让我们,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的,那么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
-
老人吃不下饭怎么办 妙招助老人开胃有很多的老人在平时的时候吃不下饭,也会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大的伤害的,那么我们对于老年人吃不下饭这样的现象来说,到底应
-
老年人便秘了怎么办?千万别大意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都会出现一些便秘这样的症状的,那么老年人便秘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多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