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最好的饮食

平衡膳食——最好的饮食

营养学认为,最好的饮食其实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的第一原则就要求食物要尽量多样化。

多样化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类的多样化,就是要尽量吃粮食、肉类、豆类、奶类、蛋类、蔬菜、水果、油脂类等各类食物;另一个是种的多样化,就是在每一类中要尽量吃各种食物,比如肉类要吃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兔肉、鸭肉等等。粮食也如此,只吃精米、白面是不符和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吃粗杂粮。对此,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已有认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五谷里面通常认为稻米、小麦属细粮;粗杂粮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即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

粗杂粮营养价值更高吗

虽然一些说法给大家这样的印象,即粗杂粮的营养价值比细粮要高得多,但实际上不同种类谷物的营养各有特点,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因此,最重要的不是粗杂粮比细粮好多少,而是不要偏废一种甚至只吃一种,保证主食的多样化。在保证主食多样化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多选择粗杂粮,可以作为饮食营养的第二个原则。

为什么要吃粗杂粮

从理论上讲粗杂粮的营养价值并不比细粮高出许多,那为什么还要强调吃粗杂粮呢?这是因为现在人主要吃精米精面,吃粗杂粮太少了,主食不够多样化,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营养原则,不利于营养摄入和健康。所以强调多吃粗杂粮首先是因为要保证主食的多样化。一些目前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他们的主食几乎全部是粗杂粮,这在营养上也绝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的主食同样不够多样化,同样不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同样不利于营养摄入和健康。只不过这时应该强调的是多吃细粮。对中国绝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正在奔小康或已经 步入小康的居民来说,他们有足够的选择食物的余地,这时营养知识可以指导他们避免营养过剩导致的所谓“富贵病”或“文明病”,多吃粗杂粮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