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食谱之红烧狮子头

营养保健食谱之红烧狮子头

“狮子头”这道菜,原名为“葵花大斩肉”,是我国淮扬菜系中的一道名菜。

如今,它已被着名的“扬州三头”之一的“清炖蟹粉狮子头”所取代,就连扬州的名厨们对它都已感到陌生了。在李涵秋所着《广陵潮》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没落人家的子弟,为了掩饰自己的落魄,每当要出门时,都要先用猪皮在嘴唇蹭上油。这样,在碰上熟人问他吃过没有时,他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张大嘴巴说:“葵—花—大—斩—肉!”虽然这种炫耀不免令人感到悲哀,却也显示了这大斩肉在菜肴中的分量。

之所以又取其名为“狮子头”,是因其形态丰满,犹如雄师之首。狮子头虽是猪肉制的肉丸名品,却名不见经传。《调鼎集》虽有“葵花肉圆”之名,却是虚题无文。《清稗类钞》中有“狮子头”一则:“狮子头者,以形似而得名,猪肉园也,猪肉肥瘦各半,细切粗斩,乃和以蛋白,使易凝固,或加虾仁、蟹粉。以黄沙罐一,底置黄芽菜或竹笋,略和以水及盐,以肉做极大之园,至其上,上覆菜叶,以罐盖盖之,乃入铁锅,撒盐少许,以防锅裂,然后以文火干烧之。每烧数柴把一停,约越五分时更烧之,候熟取出。”这种做法跟现在的狮子头做法比较,出入颇大。从它的烹制方法来看,应属“干炖法”。扬州菜的斩肉品种很多,并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初春的河蚌斩肉、清明前后的笋焖斩肉、夏季的面筋斩肉、冬季的风鸡斩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营养与保健:此菜肉香馥郁,腴润柔嫩,肥而不腻,食后清香满口,齿颊流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老少皆宜。精选的肥瘦猪肉再辅以虾肉、蟹肉、马蹄等,又经长时间的烹制已将多余的油脂出,因此口感并不油腻,营养也很丰富。但由于猪肉中所含脂肪是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进食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