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饮水过多过快会致心梗发生

老人饮水过多过快会致心梗发生

喝水对于多数朋友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如果喝水的方法和量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导致心脏疾病的突发,专家指出老人喝水一定要切忌喝太多,喝太急。

对于我们一个正常人来说,喝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事情,如果做不好,还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的。有报道称,喝水过多或者喝太快有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喝水的小学问吧。

专家提醒大家,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喝水的频率和饮水量。

尤其是洗完热水澡后,身体受热,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跳动也会比平时快些,不应大量喝水或喝得太快。运动过后,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因为这时胃肠血管处于收缩状态,需要一个恢复过程,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肚子发胀,影响消化。

那么,应该如何喝水才更健康呢?老年人平日要多清淡饮食,减少口渴症状,同时别等到口渴时才喝水,一次喝水量不要超过100毫升。盛夏季节,如要控制进水量,最好把一杯约100毫升的水冻结成冰块,然后慢慢在室温下喝。

如果*处于长时间缺水状态会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过度黏稠、浓缩,就容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有些老年人夜间睡了一觉醒来时,感到口干舌燥,也是由於夜间未及时补充水分,致使血液黏稠而引起的。

据报道,日本某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男性老人进行分组研究,一组半夜起来喝250毫升白开水,另一组一觉睡到天亮,夜间不饮水,然后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液浓度,结果发现喝水的一组血液浓度明显降低,发生缺血性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危险随之下降。

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对缺水的反应不灵敏,所以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除了白天主动饮水外,夜间也应喝上一杯白开水,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在生活中不管渴不渴,老人最好能够养成喝水的习惯,及时的补水就能避免口渴难耐而引发的一次喝太多喝太急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