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脾胃帮助老年人养好身心
人进入到中年以后,会造成很多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的来袭,严重的影响到身体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健,要注意脾胃的调理,这样可以增强抵抗能力合理的进行用药,那么,中药调理脾胃帮助老年人养好身心。
老年人慢性病多,最好少用或不用西药,尽可能用中药调理。作者本人的养生经验,只有某些急性发作病情,不得不使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外,基本上不用西药,以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调理为主。
古人对于药物的使用还是比较慎重的,在患病之后,先采用饮食疗法,若无效,再考虑药物疗法。能食疗者,尽量食疗,必须用药疗者,尽量使用中药,这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目前,有很多保健品和滋补药物,究其本质,均是用不同的中药配制而成。老年人是否人人均宜进补,则很难说,因为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虚不入补,盲目进补反而更糟。最理想的方法,就是请一位名老中医为自己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脉诊舌诊等检查,明确自己的体质状况,然后由老中医提供处方,给予中药调理。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肾亏者补肾,有的放矢,调理2~3个月,一般均能收效。
老年人失眠、便秘、肠胃功能欠佳等均较常见,尽量少用安眠药、泻药和肠胃动力药等西药,如能通过食疗和中药调理解除症状,是比较理想的保健之举。
怎么样才能养好脾胃
1、要健脾养胃先养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养生”也是养脾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饭不思,而放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则会使你胃口大开。
研究发现,在胃病患者中约七成跟情绪有关,而胃功能失调者,患抑郁症等各类情绪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于“情绪”变化常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胃被称为*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中医学很早就意识到“情志伤胃”,所以古代先贤对于胃病的治疗多是强调“调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说明了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要养脾胃,首先先要调理好我们的心情。
2、五谷饮食健脾胃
脾胃者,仓廪之官也,饮食养生从养脾胃开始。
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所以养脾胃最好的莫过于五谷。《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都是作为辅助,发挥补益作用。
养脾胃不仅要多吃五谷糙米,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和多样化,顺应四时,各种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锅巴、番薯、薏苡仁、饭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鲫鱼、鲈鱼、大枣、莲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马铃薯、芋头、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萝卜、荠莱等。
3、多动脚趾增强脾胃
另外,脾支配我们的身体四肢,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就是健脾胃。站在中医学角度,经络系统分布*四肢,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经气运行,反作用于*脾胃,增强脾胃功。
一般来说脾胃功能强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较发达,而对女性来说,脾胃健康的人胸部通常比较丰满,因为胃经的循行路线即经过乳头,脾胃功能强健,胃经经气充足,对胸部的发育和丰满曲线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尤其是腿部,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刺激作用。研究显示,多动脚趾可以养脾胃。
4、选择适当运动益脾胃
专家认为,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因这种运动方式耗气伤津,反而会加重气短乏力的症状,降低我们的机体免疫功能。
专家建议,易气短喘息的人首选的运动项目是打太极,因太极动作缓慢、流畅,在运动过程中同时有调息要求,如最常见的‘气沉丹田’要求练习者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使之不能上浮。实际上这些练习对动则气喘的人大有裨益。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养心的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身的锻炼,有效的进行滋补,同时,也要注意多休息,全面的增强身体素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失眠情况,避免造成更多影响,希望大家注意一些事项。
-
老年人养生的7个知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能够帮助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而且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的,那么
-
老人早起后 做3件事能养生!在我们的身边,老年人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养生才是最好的,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天当
-
老人镶牙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相信日常老人都有牙齿掉落,这不时给平时的饮食和语言的正常交流等带来极大障碍,此时大家都会想到非常可行的办法,选择一家口腔
-
中老年人食用香油有哪些好处香油是日常大家烹饪经常用到的,而且适当的食用些香油,对于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如:治疗鼻炎、保护嗓子、去除老年斑等,这对于
-
老人平时吃什么可降血脂呢老年人体质和年轻人相比,为之相差的健康状况是有很大悬殊的,特别是老人身体时常伴有血脂增高现象,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保养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