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泡茶馆 百岁老人不当“宅男”

看书泡茶馆 百岁老人不当“宅男”

  百岁老人陈明高除了听力下降外,腰不酸腿不疼脚也不抽筋,身体很好。老人多年来有个习惯,每天都要步行去泡茶馆,一泡就是一下午。

  天天步行40分钟去泡茶馆

  “老太婆,把茶叶给我拿出来,我等下要到茶馆去。”昨日中午,100岁的陈明高老人还没吃午饭,就开始为泡茶馆做准备。

  陈爷爷和91岁的老伴李显英,住在大渡口区翠柏小区,幺儿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子女常上门看望二老。他们老两口身体都很好,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他一天最主要的就是去泡茶馆。”李婆婆笑称,家务活全部都是她在做,陈爷爷的工作就是天天到九宫庙的一个茶馆“报到”。每天吃完午饭后,他就开始出发,因走路比较慢,“一般走到茶馆要花三四十分钟”。

  “茶馆都是老年人,大家坐在一起喝下茶、吹下牛,一下午都过了。”陈爷爷说,茶杯、茶叶都自带,就是出点开水钱,“茶叶不限制,家里有啥子茶就泡啥子茶”。老人说,泡茶馆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习惯有好多年了,哪天不去还不习惯”。

  每天上午在家看书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陈爷爷的经历就印证了这一点。他每天下午外出泡茶馆,上午的时间就全部用来看书、学习。

  “这几年,他听力下降了,但视力还不错。”老伴李婆婆说,老人吃完早饭就坐在窗边看书、研究道教等。老人看书时很专注,有时还要做笔记,旁人一般难以影响到他,“经常一坐就是一上午”。

  为此,李婆婆开玩笑,说陈爷爷是为了逃避做家务,故意装认真。因为家里买菜、做饭、洗衣,全都是李婆婆一个人张罗,陈爷爷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我把中饭端到桌子上,他才放下书吃饭”。

  饮食清淡 不吃辣椒

  “我们两个身体都很好,也从来没吃啥子补品,都是粗茶淡饭。”作为家庭主妇的李婆婆在饮食上最有发言权,他们老两口的饮食简单,一向都很清淡。

  “炒菜时,盐巴放得少,不吃辣椒。”李婆婆说,他们多年来习惯吃清淡的食物,主要以蔬菜为主,买一斤肉要吃好几天,而且必须要炖得很烂。

  除此之外,陈爷爷隔三岔五要喝点自己泡的药酒,“每次喝一两左右,不多”。他说,喝酒要控制住量,千万不能贪杯。

  专家点评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谭金春

  1、天天步行半个多小时去茶馆,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舒活筋骨,还可以增强抵抗力。

  2、喝茶,有助于养生和长寿。茶叶中富含肌醇、蛋氨酸、卵磷脂等营养物质,常年喝茶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治疗骨质疏松和降血脂有好处。同时,茶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以及茶中的茶多酚主要物质为多种茶素,具备抗氧化作用,遂喝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抗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不过,谭教授提醒老人最好不要喝浓茶,因茶叶中富含的咖啡碱有刺激机体兴奋的作用,长期喝浓茶会使心脏增加额外负担,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和加重多种心脏疾患。他建议老人喝茶应该以早、少、淡为原则。

  3、看书、与人聊天都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老人接受新事物、提高沟通能力,还能愉悦身心,有利于降低患老年痴呆的几率。

  陈爷爷养生食谱

  早餐:一碗稀饭 + 适量蔬菜或肉末。

  午餐:1碗米饭 + 南瓜 + 蔬菜 + 红烧肉(炖烂的肉食)。

  晚餐:和午饭差不多或不吃。

  陈爷爷养生经

  1、勤动脑、多运动,不要一天到晚闷在家里。

  2、多外出走走、常与人沟通,保持心情愉悦。

  3、动静有度,与人为善,家谐邻亲,老有所乐。

  陈爷爷祖辈寿命

  及平均寿命

  (老人记不清确切数字,只有大概)

  父亲:60岁左右;母亲,50多岁。

  爷爷:70多岁;奶奶:60多岁。

  祖父、祖母,五六十岁。

  平均寿命:60多岁。

  陈爷爷不良生活习惯

  李婆婆说,陈爷爷在饮食方面不太规律,经常午餐和晚餐合为一顿,“到吃午饭的时候,他如果不饿,就不愿意吃,到下午四五点,就把中饭和晚饭一起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