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老人的风筝故事

3位老人的风筝故事

3位老人,或专注于制作动物风筝,或对于制作风筝留下厚厚的心得,或在网上与全国的风筝爱好者交流,演绎着自己的一段精彩故事以及风筝情缘。

12年时间

制作200只动物风筝

老鹰、蝴蝶、龙……走进邓秉信老人的家,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型动物风筝展览馆。“像这样的动物风筝,我制作了200只左右。”昨日,邓秉信老人指着墙上栩栩如生的老鹰,十分自豪地说。

邓秉信今年75岁,家住下陆区铜花山庄小区。平时一有时间,他就和几位放风筝的好友到下陆广场或有色足球场放风筝。现在,他俨然成为附近的一位风筝名人。

邓秉信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右腿因病经常疼痛不已。医生建议他多参加锻炼,于是在1998年,他就跟着同事王治国老人一起放风筝。

刚开始放风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而现在,邓秉信制作风筝、放风筝已到了痴迷的地步。“制作风筝太执着了,叫他吃饭也不吃,经常做到深夜。”老伴心疼他的身体虽然有些抱怨,但是看到邓秉信老有所乐,还是非常支持。“反正他退休了也没事做,也算是一种休闲娱乐吧,看着他把风筝放起来,我也很高兴。”邓秉信的老伴说。

让邓秉信最难忘的一次是在2008年,为了庆祝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他在下陆广场放了一只长达208米的“串风筝”。“当时放起来特别好看,前面还有一个龙头,旁边的人都在看,有些骑车的人也都停下来看。”说着说着,邓秉信陷入回忆中。

“这些风筝好看吧,其实都是废物利用,通过买菜收集的塑料袋做的。”邓秉信说,他所做的风筝除了骨架是竹子外,其他主要原料就是塑料袋了。

“退休了经常感到无聊,放只风筝,和朋友们交流一下心得,生活就会有滋味。希望黄石喜欢放风筝的人会越来越多。”邓秉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