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热衷上“大学” 苏州老年大学供不应求

老年人热衷上“大学” 苏州老年大学供不应求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热衷上“大学”,提升精神生活质量。苏州市老年大学今年春季招收学员5820名,达历史最高。然而绝大多数班级超员,一个“诗词赏析班”挤了近200人,教室“加座”普遍,人满为患……老年大学供不应求,急盼“扩容”。这是近日记者在市老年大学得知的信息。

建校25周年的市老年大学目前设计算机、文史、外语、书画等七个系,23个专业、64门课程,共有157个班级,2010年选学各专业课程的总人数达9539人次。市老年大学顾敦荣校长介绍说,老年大学创办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累计有17500余名离、退休老人入校学习。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学校有限的办学空间已成为制约学校继续发展的瓶颈。“如文史、书画等热门专业,有时班人数达到近200人,过道里都要设‘加座’,教室里拥挤不堪,尤其是天气转暖后室内空气质量很差。 ”顾校长说,“学校教学用房缺口太大了。 ”

市教育局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大市共有18所老年大学,其中市区6所,各县市12所,约有14万老年人(60周岁以上)选择上老年大学,占全市老年人人口总数的10.9%。然而,我市正迈入城市老龄化社会,要求入学的老年人的求知需求日益增加,老年大学供不应求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了。“每个县级市、区建立1所现代化老年大学,学校具有独立校园,占地8亩(古城区内4亩)以上;可容纳1500人以上就读;学校具有8个以上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专用教室。”去年,老年大学的现代化建设写入了我市教育目标责任书,并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业内人士表示,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的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老年人继续教育机构,如在各街道、社区发展老年大学分校,也是缓解老年大学供需矛盾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