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老人”的别样情怀
“这次是专程到宜昌于老的家中取银杏树苗,栽种到大哥任职的沙市市公安局特警中队训练场周边,替父亲了结生前的一个心愿。”3月15日,已身故的前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马香魁的三子马提明等人,走进位于桃花岭的市离休干部于修生的家中,取走52株高达三米左右的银杏树苗。
这些银杏树苗,于修生已种植了五六年,“知道这五十多株银杏树苗就要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美化当地环境,我心里很高兴。”已87岁高龄的于修生还亲自来到自家三楼平台的苗圃里,将银杏树苗松土、装袋。
据市政府老干部科透露,2004年以来,于修生共无偿向社会各界捐赠银杏树苗700余株,这些银杏树苗已在湖北仙桃、河北邯郸、河南延津等3省20余个县市逐渐成长为一棵棵的大树,清华大学校内也有五六株于修生培育出的银杏树。
“推广银杏树种植,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于修生二十余年执著育苗的精神支柱。
以树为友 二十余载形影不离
1987年,时任原宜昌地委常委、副专员的于修生离休之后,抱着“只争朝夕作贡献”的精神,还想为群众做点儿实事。一次,于修生在剪辑《古今中外百科知识》中发现,银杏是药树,果、叶等都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病症。“银杏树有这么广泛的药用价值,为何不进行推广?”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党员于修生心中有了一个念头:宜昌区域属山岭丘陵地貌,房前屋后,田头路边,山坡空间很大,城乡有条件户每户种三五棵银杏树,有病治病,无病可卖钱增收,广泛种植寿命达三四千年的银杏树,能为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健康服务。
发展银杏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株银杏树苗要卖到5块钱,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种上银杏树,于修生决定自己来育苗,待成苗之后再以无偿赠送的方式送给群众栽种。
于修生亲自动手,用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在住房旁边开辟出一块30平方米大小的田地,有点“贪心”的于修生与夫人一道,将百余包泥土背上了位于三楼的阳台,又建造了一块30余平方米的苗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修生请人从兴山买回20余斤银杏树种,第一批种子播下去之后,不到五成的发芽率却给满怀希望的于修生当头泼了一盆冷水,4个月之后,树苗才长出几厘米高,再经过两年的悉心照料,银杏树苗刚刚超过一米。
于修生有点坐不住了。他托人找来大量与树木种植有关的书籍仔细阅读,这才了解到,银杏苗木在1-2年时生长较慢,从第三年开始则会往上窜,环境条件好的,一年可长1米以上。
除草、松土、施肥、浇水,在于修生的精心呵护下,两年之后,首批发芽的银杏树苗全都长到了三米。
以树会友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虽然于修生百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银杏苗,但播种-施肥-出苗这一过程显得太过漫长,他从书上了解到,银杏早果丰产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嫁接繁殖。
上了年纪的于修生眼神不太好,应付不了给银杏嫁接这种细活。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个好帮手——曾任兴山县委书记、当时已离休的梅子峰。
和于修生一样,梅子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也迷上了研究银杏树种植。为板栗树、桃子树成功嫁接的梅子峰没有费多大功夫,凭借一本售价1.3元的《银杏早果丰产新技术》,他很快便掌握了为银杏树嫁接的技术活。“于专员家的银杏苗都是我帮他嫁接的。”梅子峰成为于修生推广银杏树种植的新战友之后,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种植育苗。
为了挑选到优质品种的银杏树,两位七旬老人不惜赶赴几十公里之外,位于夷陵区雾渡河林业站的省林业局银杏育种基地,忙活了大半天,选了十几根良株的树枝,以便于嫁接出适应能力更强的银杏苗。
在朝夕相处中,梅子峰被于修生“在有生之年,尽力推广银杏树种植”的精神感动,他认为自己更有条件来实现这一惠民之事。1997年,梅子峰回到兴山黄粮坪,帮助一户农民亲戚种植银杏,1999年成材的3500棵银杏树的果实、树叶经外贸收购,除去投入的成本,一共赚了3000多元,2000年更是赚了近8000元。
以树赠友 耄耋老人拳拳为民
现任清华大学跳水队总教练的于芬是于修生的女儿,她五年前从家中带了几棵银杏树苗,栽种在清华大学游泳馆门前的花坛内。“这些树和花坛中的那些月季一比,显得太高了,近期还准备帮这些银杏树搬个家。”在于芬眼中,于修生把这些宝贝树苗看得比儿女还重要。每次接父亲到北京住了两三天之后,他都会以“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自己的银杏”为借口回到宜昌。“种植这些银杏树苗并不费劲,将银杏的好处宣传出去是我遇上的最困难的事情。”多年来,于修生克服种种困难,向湖北、河北、河南等地20余家单位、80余名群众无偿赠送银杏树苗700余株。
于修生将自己十几年来收集整理的银杏资料剪辑、复印、装订之后,邮寄给省市领导及自己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共计200余份。
省市领导在收到于修生提出的《建议对银杏资源大力开发》之后,纷纷热情地及时回复。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稀有树种不再稀有,城市大街小区,亦也可以看到这种被称作活化石的稀有树种的身影。于修生与银杏的不解之缘,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别样精彩。于修生对于银杏的执著和孜孜不倦感染了不少人。向于老致敬!
这些银杏树苗,于修生已种植了五六年,“知道这五十多株银杏树苗就要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美化当地环境,我心里很高兴。”已87岁高龄的于修生还亲自来到自家三楼平台的苗圃里,将银杏树苗松土、装袋。
据市政府老干部科透露,2004年以来,于修生共无偿向社会各界捐赠银杏树苗700余株,这些银杏树苗已在湖北仙桃、河北邯郸、河南延津等3省20余个县市逐渐成长为一棵棵的大树,清华大学校内也有五六株于修生培育出的银杏树。
“推广银杏树种植,为子孙后代造福”是于修生二十余年执著育苗的精神支柱。
以树为友 二十余载形影不离
1987年,时任原宜昌地委常委、副专员的于修生离休之后,抱着“只争朝夕作贡献”的精神,还想为群众做点儿实事。一次,于修生在剪辑《古今中外百科知识》中发现,银杏是药树,果、叶等都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病症。“银杏树有这么广泛的药用价值,为何不进行推广?”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党员于修生心中有了一个念头:宜昌区域属山岭丘陵地貌,房前屋后,田头路边,山坡空间很大,城乡有条件户每户种三五棵银杏树,有病治病,无病可卖钱增收,广泛种植寿命达三四千年的银杏树,能为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健康服务。
发展银杏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株银杏树苗要卖到5块钱,为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种上银杏树,于修生决定自己来育苗,待成苗之后再以无偿赠送的方式送给群众栽种。
于修生亲自动手,用一把锄头,一把铁锹在住房旁边开辟出一块30平方米大小的田地,有点“贪心”的于修生与夫人一道,将百余包泥土背上了位于三楼的阳台,又建造了一块30余平方米的苗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修生请人从兴山买回20余斤银杏树种,第一批种子播下去之后,不到五成的发芽率却给满怀希望的于修生当头泼了一盆冷水,4个月之后,树苗才长出几厘米高,再经过两年的悉心照料,银杏树苗刚刚超过一米。
于修生有点坐不住了。他托人找来大量与树木种植有关的书籍仔细阅读,这才了解到,银杏苗木在1-2年时生长较慢,从第三年开始则会往上窜,环境条件好的,一年可长1米以上。
除草、松土、施肥、浇水,在于修生的精心呵护下,两年之后,首批发芽的银杏树苗全都长到了三米。
以树会友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虽然于修生百般细心地呵护着他的银杏苗,但播种-施肥-出苗这一过程显得太过漫长,他从书上了解到,银杏早果丰产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嫁接繁殖。
上了年纪的于修生眼神不太好,应付不了给银杏嫁接这种细活。这一次,他找到了一个好帮手——曾任兴山县委书记、当时已离休的梅子峰。
和于修生一样,梅子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也迷上了研究银杏树种植。为板栗树、桃子树成功嫁接的梅子峰没有费多大功夫,凭借一本售价1.3元的《银杏早果丰产新技术》,他很快便掌握了为银杏树嫁接的技术活。“于专员家的银杏苗都是我帮他嫁接的。”梅子峰成为于修生推广银杏树种植的新战友之后,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种植育苗。
为了挑选到优质品种的银杏树,两位七旬老人不惜赶赴几十公里之外,位于夷陵区雾渡河林业站的省林业局银杏育种基地,忙活了大半天,选了十几根良株的树枝,以便于嫁接出适应能力更强的银杏苗。
在朝夕相处中,梅子峰被于修生“在有生之年,尽力推广银杏树种植”的精神感动,他认为自己更有条件来实现这一惠民之事。1997年,梅子峰回到兴山黄粮坪,帮助一户农民亲戚种植银杏,1999年成材的3500棵银杏树的果实、树叶经外贸收购,除去投入的成本,一共赚了3000多元,2000年更是赚了近8000元。
以树赠友 耄耋老人拳拳为民
现任清华大学跳水队总教练的于芬是于修生的女儿,她五年前从家中带了几棵银杏树苗,栽种在清华大学游泳馆门前的花坛内。“这些树和花坛中的那些月季一比,显得太高了,近期还准备帮这些银杏树搬个家。”在于芬眼中,于修生把这些宝贝树苗看得比儿女还重要。每次接父亲到北京住了两三天之后,他都会以“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自己的银杏”为借口回到宜昌。“种植这些银杏树苗并不费劲,将银杏的好处宣传出去是我遇上的最困难的事情。”多年来,于修生克服种种困难,向湖北、河北、河南等地20余家单位、80余名群众无偿赠送银杏树苗700余株。
于修生将自己十几年来收集整理的银杏资料剪辑、复印、装订之后,邮寄给省市领导及自己的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共计200余份。
省市领导在收到于修生提出的《建议对银杏资源大力开发》之后,纷纷热情地及时回复。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稀有树种不再稀有,城市大街小区,亦也可以看到这种被称作活化石的稀有树种的身影。于修生与银杏的不解之缘,使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别样精彩。于修生对于银杏的执著和孜孜不倦感染了不少人。向于老致敬!
相关文章
-
老年人旅游的好处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应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旅游,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老年人的身体,更
-
老年人经常旅游有什么好处老年人经常旅游有什么好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一种生活情趣。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也爱上了到处旅游,老年人旅游有
-
老年人常旅游 其实也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在现在的生活中,而且很多老年人也是工作了一辈子,而且感觉自己退休了以后也是没有任何的事情去做,非常的不适合,而且也会影响
-
老人旅游的好处有哪些呢虽然老人的身体在逐渐的衰老,但大家不能由此失去对户外运动的有效锻炼,时常出去陪儿女进行一番旅游,不仅对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
老人假期出游有哪些注意事项“五一端午”正值旅游的最佳时节,出游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能长见识。但是,专家提醒,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