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 老人三年做了500双暖心鞋

“爱管闲事” 老人三年做了500双暖心鞋

“回忆起旧社会,许多年纪大的人得不到关心,可是现在,我坐在家里每个月就能拿到1000多元的退休金。所以趁现在身体好,我想回报社会。只要眼睛看得清,我就要把棉拖鞋继续做下去。”说这话的,是家住上城区兴隆社区的周金花老人。2007年至今,她一共做了500双暖心鞋,全部送给了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老弱群体。

用自己的手艺送去温暖

“我平时很喜欢新闻节目,在电视里看到敬老院里有些老人跟我一样没有老伴很可怜,自己又没钱给他们买好东西,就想到凭自己的手艺,做棉拖鞋送给他们,让他们也感到点温暖。”2007年,简单的一个念头,让周金花老人开始了这条爱心之路。周金花的老伴很早就过世了,她一直一个人住。还好儿女们都比较孝顺,虽然不在身边,但经常会过来看她,对她做棉拖鞋这件事也非常支持。

前不久,周金花刚委托社区干部,把自己亲手做的70双棉拖鞋送到望江街道益寿园敬老院,让那里的每位老人都能拥有一双暖心鞋。仔细算算,今年周金花总共做了两百双棉拖鞋,除了送给敬老院的70双,剩下的还将陆续分送给身边的困难家庭、孤寡老人。这已经是周金花第三年送暖心鞋了。前年,她用半年时间做了100双棉拖鞋,全部送给了附近一家福利院;去年一年,她的整整两百双棉拖鞋,则分别送给了上城区残联和在杭就读的四川地震灾区部分学生。

“凡是看到电视里报道谁需要帮助了,我都会想着能不能帮他,就是看不得别人可怜。今年外甥女不要红包了,我已经做好打算,把包红包的钱捐给有困难的小朋友。”

整个家里堆满了“爱心”

76岁的周金花爱清爽,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家里却堆满了东西。东面一间房只有3平方米,堆满了布料、袋子和箱子。介绍起这些宝贝来,周金花津津乐道:这些都是骑自行车到秋涛路的“破布头市场”淘来的。说是破布头,其实是一些制衣厂的下脚料,她自豪地拾掇着自己的战利品,“这些布料新花色又多,做起棉拖鞋来保准漂亮。”原来,这间房是周金花做棉拖鞋的原料仓库,收集了这么多材料,看样子够明年做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