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门前

故乡的门前

我的故乡在偏远的农村,门前有片空地,半亩大。有生产队的时候,乡亲们白天割了草,喜欢到这里晾晒,晚上,便堆起一个个的大草堆。晒成半干的草,散发着一股股浓郁的馨香,引逗得孩子们往往晚饭也吃不好,饭碗一推,便邀三呼五,一群一伙跑出去,身子往草堆上一倒,就整个地埋进香气袭人的草里。草堆四周总围了不少的大人,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横躺竖卧的,尽情地享受着草的香气,只有那些姑娘媳妇们规矩些,三五成群坐在草堆旁,手里打着毛活,相互间讲述着她们听到、看到的乡间趣事。有时也把耳朵支棱起,悄悄听着男人群儿里的趣闻……

有时,大家还撺掇赵五爷给说书。赵五爷是村里的秀才,解放前念过几天私塾,看过整本的《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大八义》、《小八义》什么的,脑瓜又灵活,看了就能讲出来,往往也有接不上茬的时候,然而他会编,只是编得大多不合情理,又被一些较真儿者质问,问烦了,五爷会说:“你知道,你讲。”还真的有人接着往下讲,往往更是胡编乱造,有时候竟会让诸葛亮和猪八戒在擂台上比武,这时赵五爷就会横过一杠子:“你们家八百年前的老祖母会把奶头甩过来给你嘬。”于是又忍不住接着给大伙讲。嘻嘻哈哈,不知不觉,三星正南了,乡亲们也凉快透了,这才打着哈欠离去。

时光流水般快,一晃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那年我回家看望母亲,吃过晚饭,弟弟让我去外面凑凑热闹,他说的外面就是弟弟住着的老宅门前。我这才注意到,门前那块空地,又堆起了一堆堆晒成半干的草堆,那沁人的香气不由得让我狠劲地猛吸了几口。人已经坐了不少,知道我在县里工作,便纷纷聚拢过来,问我知不知道今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多少,“听说养鹌鹑不行了,县里一个鹌鹑蛋罐头厂被人退了合同,是真的吗?”“有人讲,鱼饲料明年还要涨价,不会吧?”

一些经商的专业户,则向我打听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那里什么东西最为抢手。弟弟告诉我,这里每晚聊起来的大都是这些内容,时代变了,人们的思维也在变,乡亲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