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康复需要注意哪些误区发生
也许大家了解有关中风的一些疾病常识,或者预防该病的知识,这都是很好的一种现象。我们今天也要说说这方面的知识,中风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它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威胁,还给家庭带来负面的影响。中风患者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的进行治疗,注意后期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风后康复需要注意哪些误区发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中风后康复 警惕误区发生
误区1
中风偏瘫了,回家请个保姆照顾就行了,干嘛要多花钱去做康复治疗?大部分老百姓对康复认识极为不足,甚至很多中风后的患者压根就没做过任何康复治疗。据统计,大约有70%的中风患者从来没有进行康复治疗,他们出院回家后要么自己颤颤颠颠地走动,要么坐轮椅完全要人照顾。实际上,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非常复杂、任务艰辛的系统工程。假如把卒中当成一场火灾,那么康复就好比灾后重建。康复不仅仅是要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还要减轻卒中后受打击的精神压力和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做不做康复治疗,患者的恢复差异是很大的。而且越是年轻的、病情轻的患者做康复治疗的效果越大,因为这类病人通过康复治疗,有的人不仅恢复肢体功能,还能流畅地说话,日常生活甚至不需要他人来照顾,有的还能重新走到工作岗位上来。
误区2
等病人出院后才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开始。
不少中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待病人从神经科出院之后才开始进行。以至于患者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康复治疗。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这种观点而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
现代卒中康复的观点是,“卒中发生的那一刻,就应该是康复介入之时”。而且越早开展,患者的获益越大。比如,正确地摆放偏瘫的肢体以避免关节因为肌肉无力而出现脱臼和僵硬在一个非功能状态就是一种康复。一切让患者减轻、弥补、纠正卒中损伤本应导致的各种功能丧失都是康复。
误区3
康复治疗很简单,不就是躯体上活动胳膊、拉拉腿,这些我们家属都会做的。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具体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
否则,肯定会出问题的。临床发现,不少中风患者自行在家做康复,都出现肩关节*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以致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基本说病人这个胳膊、这个手就残废了。所以,康复治疗不能自己来,一定要按照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来做。
误区4
勤快积极地做练习,我训练的强度越大,恢复越快。卒中后康复程度并不都是越强越好,越积极越好,而是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例如,一个80岁的老伯做康复治疗时,就不能对其要求太高,还要充分考虑到他的神智、精神状态、理解能力、心肺功能等。
早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减少并发症上,等患者病情稳定,神智和精神改善之后才开始实施行走、肢体主动移动等方面的康复。一般来说,半身瘫痪的病人进行康复时,应优先考虑下肢(下肢决定了活动的范围)。在中风半年后,多数患者已经进入康复效果平台期,此时偏瘫的肢体大多已经开始进入痉挛状态,康复重点则应该放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上,以使患者尽可能适应新的生活。
以上就是针对中风后康复需要注意哪些误区发生的具体讲述了,希望老人在平时一定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避免以上说的这些勤快积极地做练习,我训练的强度越大,恢复越快、康复治疗很简单,不就是躯体上活动胳膊、拉拉腿,这些我们家属都会做的,这些严重的观点。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