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的合理用药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很多老人的身子骨也是非常的虚弱,老人这时候就特别要注意自身的保健养生工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要合理,尽量把预防工作做到更好,老人平时也要注重自己的骨质疏松等等,那么我们今天来讲述一下,老人骨质疏松的合理用药,一起来看一看。
老人骨质疏松要合理用药
骨质疏松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病,以老年人其中尤以女性居多。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在注重锻炼,加强营养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减少骨质的流失,防止症状的恶化。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钙剂:增加钙的摄入量,可使负钙平衡转为正钙平衡,有利于骨重建,且正钙平衡骨量增加,可减少骨折的发生。老年人每日膳食中钙供给量至少应达到800毫克,但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一般比较差,饮食摄入量大多不足,因而最好额外补充钙质,且年龄越大,补充的钙质应越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补充钙应在1500-2500毫克。对于女性而言,补钙显得尤为重要,从生长发育停止到35岁这个阶段,一般每天应摄入钙800-1000毫克,绝经期前后的女性每日钙摄入量不能低于1000毫克,如果不服用雌激素,每日钙摄入量应增加到1500毫克,要保证足够的钙量,单靠饮食摄入显然是不行的,还得额外补充。但肾结石病人或尿钙高、有发生肾结石危险的病人补钙应慎重。
维生素D及活性产物: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二者联合平衡使用,可降低血清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骨钙回吸入血的量明显减少,增高骨钙。骨质疏松症者常对维生素D有抗药性,因此用量应加大到每日4000国际单位。目前较常用的是洛盖多,每日给予0.5mg最为有效,也最安全。
性激素:*内的性激素能促进骨骼中蛋白质的合成,刺激骨细胞的生长,维护骨骼的强壮与坚固。可适当补充一些性激素,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男性可补充长效睾丸酮制剂,可增强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使骨矿物质密度增高。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子应补充一些雌激素,因为雌激素可降低骨组织对副甲状腺的敏感性,刺激甩骨细胞产生骨基质,抑制骨吸收,纠正负钙平衡,同时还可使尿钙及尿羟脯氨酸减少,达到防止骨钙回吸入血的效果。但使用性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剂的用量、疗程的长短及停药都要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并且还要密切注意用后的反应,尤其是有无肝脏损害及子宫内膜增殖以及功能性出血的情况。老年动脉硬化者用药应谨慎。
降钙素:降钙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目、降低骨转换的作用。此外,降钙素还有止痛作用。但它应与钙制剂联合使用,以克服降钙素过度降低血钙而加重骨回收。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其有效时间较短,一般在12-16个月,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抗药性。
氟化钠:氟化钠可刺激骨形成,增加松质骨骨量。一般日服用50-80毫克,同时补钙,可用药半年、停药半年交替进行。但氟化钠的副作用较多,使用时剂量不宜过大,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双磷酸盐:双磷酸盐可减少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能增加全身松骨骨量。目前常用的是骨磷,日口服400毫克,3个月为一疗程。若病情较为严重可先用针剂,静脉滴注,可连续输注3-5日,但不宜超过7天,否则会引起低钙血症。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讲述的老人骨质疏松的合理用药方法,就要朋友们具体介绍到这儿。希望老年人一定要注重生活当中的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老人不要等着症状出现的时候,才开始注重锻炼注重自己的身体调理。平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自身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老人一定会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啊!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