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行为怪异 要警惕是心理在作怪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老年的朋友,有些人因为身体不好,也有患有心脏病的朋友,有很多的老年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患有心理疾病,有时候大家都是不注意老年人一些心理变化,以为是患有什么身体疾病,导致心理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
家里人慢慢转变了角度,开始从心理方面考虑问题,这时家里人才意识到老人可能患上了心理方面的疾病,于是请来心理医生给老人诊治,经过心理医生与老人耐心交谈,终于发现了老人存在的问题。原来,老人的个性非常好强,不服输。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腰腿痛,通过坚持两年的爬山锻炼,病症全部消失了,现在身体好得与年轻人差不多。王老师看到这条消息后,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产生了“不服气”的念头,于是就决定与没有见过面的人比一比,看谁锻炼得身体好,爬山爬得高,其实自己也觉得有些累,但是一想起报纸上的那个竞争对手,就忍不住了。心理医生根据老人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结合老人的身体和家庭情况,为老人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法。并通过此方法疏导心里慢慢的转变了王老师的想法,也解决了问题。
首先是对老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出了肯定+专家鼓励法,以疏导为主。心理学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偏激一旦产生,就会发生很难逆转的倾向,俗话“钻牛角尖儿”。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能生拉硬拽,一定要因势利导。心理医生请来了运动健康专家坐下来与老人面对面交谈,深入浅出地告诉老人运动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并借机表扬了老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老人听后感到自己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心理十分满足,也显得非常高兴。接着医生又语重心长地告诉老人,锻炼要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如果盲目地选择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严重时还会对*造成严重的伤害。特别是中老年人,或者是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应该听运动专家和医生的建议。一番话,老人还真的听进去了不少。这就使老人从心理上考虑了自己爬山是不是正确的,应不应该。
后来为了让老人相信医生的话,好通过帮助老人亲身对比消除,以事实说服为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老人彻底明白事情的真相,心理医生与其家人还赶到报社,通过记者找到了那位爬山锻炼的老人,详细地了解她的锻炼经历。通过双方面对面的交流,王老师了解到这位报纸上的爬山“对手”爬山锻炼很科学,她家就住在千佛山附近,山并不怎么高,前几年她在决定爬山锻炼之前,就认真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实施了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且为了预防万一,她的家人还为她找了陪护,陪她一起爬山,并且还备齐了急救药物,在这种条件下,她爬山才达到了真正的锻炼目的。王老师听完顿时感到自己的锻炼比较盲目,后果十分可怕,悔改之心就产生了。觉得自己前面做事也太莽撞了,竟然一点后果都没有考虑。
最后医生根据上面的情况,趁热打铁,科学积极地设计安排锻炼计划。心理医生见王老师有了回心之意,就借机与其他医生一起向王老师进行了科学锻炼的建议。首先要进行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安排锻炼的时间与运动量;其次是建议不要爬山,改成散步或者打太极拳,最后与其家人商量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为老人(老人目前自己一人过)请一个陪护。通过这三个步骤的疏通与治疗,老人的心理疾病已经根除了,现在王老师在家门口的草地上与陪护锻炼得非常认真,身体也恢复很快,脸上充满着幸福的微笑。
心理医生提示:对于老年人的一些偏激的做法,千万不要强拉硬拽,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去否定,应该在鼓励、肯定的前提下,通过事实积极地劝导老人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此也使老人明白了锻炼身体虽然重要,但是也要讲究科学的锻炼身体。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