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足弓结构的动物 老人要学习脚部疾病的防治
脚是人身上非常精细的部位,虽然它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拥有*四分之一的骨骼数;另外,脚上面还有66个关节和40条肌肉以及200多条韧带,*中的五脏六腑都和脚上的穴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合适的鞋不仅会引起脚部疾病,也有可能引发包括大脑、脊髓、心脏、消化循环系统、关节等部位的疾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脚很重要,但其远不如肠胃、血脂等健康问题被人重视,这里就介绍一下脚部疾病的防治。
关于“崴脚”
崴脚,医学上称之为“踝关节韧带损伤”,是生活或运动的常见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踝关节骨折。崴脚只要没骨折,一般都重视不够,没有予以正确的固定、功能锻炼,往往在急性期肿胀、疼痛消退后,就开始进行正常活动了,结果导致崴脚反复发生。
“因为能活动,所以不可能有骨折”,“还能走,没必要治疗”,“崴着脚了立即热敷就好了”,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足踝关节的结构非常严谨,既要满足行走等活动,又要在活动中保持稳定,周围的韧带要发挥重要的作用。韧带损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会进而产生外踝疼痛综合征、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慢性滑膜炎,甚至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等疾病。
所以,当崴脚时,应当立即停止活动,用冰敷防止肿胀,将用毛巾包裹的冰袋,环绕在受伤部位。一般,每次冷敷20分钟,40分钟后可循环一次。受伤后用弹力绷带简单固定,但绷带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将受伤的足踝抬高放置在高于心脏的部位,这样可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即使没有骨性损伤,仍建议用活动性支具固定并配合功能锻炼。
关于“后跟痛”
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或喜欢运动、行走的年轻人。表现为清晨醒后位于脚底后跟内侧的疼痛,多为钝痛,下床刚行走时最痛。活动后可以缓解,但是随着走路增加而再发,有的患者在下午加重。
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多是由于跟骨后内侧的骨质增生(俗称“骨刺”),但目前的诊断与治疗很大程度上仍需要靠医生的经验。
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这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目前还可以应用特殊的足跟支具减轻症状。
关于“大脚骨”
医学称之为“拇外翻”,表现为大脚趾的内侧突出,有时受鞋子摩擦而红、肿、痛;大脚趾向外侧偏斜,严重的第二趾“骑跨”在大脚趾上。这类患者有时疼痛在大脚趾,有时还伴有脚底板疼痛。
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与人类直立行走、穿高跟鞋有关的疾病。实际上,拇外翻的原因很多,遗传、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的异常、不合适的鞋子等都可造成“拇外翻”。相对来讲,女性由于韧带结构较弱、经常穿尖头高跟鞋而发病率较高。
“拇外翻”患者平时应选用合适的鞋子,还可以进行拇指的肌力训练、戴特殊的矫形支具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才选择手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拇外翻”手术不是整形手术,如果保守治疗即可,就没必要单纯为了追求外形的漂亮而采取手术治疗。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