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老年抑郁和痴呆
不少抑郁症老人会出现思维迟缓、记忆减退等类似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易被当做“痴呆”而贻误治疗,影响老人健康。因此,心理医学专家特别提醒——今年68岁的王大娘在老伴儿过世后变得少语少动,一开始家人认为老人是因为太悲伤,过段日子就会好转,未引起重视。渐渐的,王大娘越来越不爱说话,对近期发生的事常常记不住,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看起来傻傻的,儿女认为王大娘年纪大了,得了老年“痴呆”,就没有及时送母亲到医院就诊,结果在一个周末,王大娘在家服药自杀,幸好发现及时才得以脱离危险。
经心理诊疗中心医生诊断,王大娘其实得的是老年抑郁症。目前国内抑郁症发病率直线上升,已约占心理门诊的三分之二,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老人中约占7%至8%,而10%至15%的抑郁症老人会出现思维迟缓、记忆减退等类似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易被家人当做“痴呆”而贻误治疗。
老年抑郁症早期啥症状老年抑郁症早期症状包括:情绪不好,表现为郁郁寡欢,悲观绝望,对以前喜欢的人或物突然不感兴趣了,不愿与人交往;思维障碍,以前会做的饭现在不会做了;自责想法,经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是家人的包袱;记忆力明显减退,过去发生的事想不起来,也不愿说;行为改变,如活动量减少,步履变小;自杀倾向,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同时还会出现周身乏力、没精打采、耳鸣目眩、肢麻失眠、食欲减退、胸闷、胃痛等躯体症状。
早发现 早治疗 早见效据心理医生说,早期发现老年抑郁症很重要,因为越早发现疗效越好,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容易引发老人的自杀等消极行为。据调查表明,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率约为10%至15%,首次发作后的年间自杀率最高。所以家人应注意观察老人发病的蛛丝马迹,做到尽早诊治。
然而,从心理门诊接诊情况统计,老人出现抑郁症状平均长达个月才来找医生,这增加了治愈的难度。这主要原因除了有部分人把抑郁当“痴呆”外,还与许多老人的抑郁症状是在其遭受家庭不睦、丧偶等生活事件后出现的,让家人以为只是心情不好,未引起重视有关。另外,许多老年抑郁症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身体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以为是其他病变,反复到综合性医院看医生。
关爱老人远离抑郁预防老人抑郁症,心理专家认为,子女应该尽力创造家庭和睦的气氛,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多支持,老人如身有疾病,就更要多给予照顾。老人退休后,收入减少,会认为在家里的地位下降,再加上活动空间变小,很容易让老人产生失落孤独感,所以子女应多主动给予老人财力上的支持;要多和老人聊天,因为老年人容易孤独,特别希望得到别人重视和尊重,当老人向儿女诉说自己的身体不适时,不管老人真的是否有病,儿女都要带他们去检查身体,这是给老人最好的心理安慰。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社区活动,丰富日常生活,多学新知识,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同时,专家也劝告老人们,要学会倾诉,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要向儿女诉说。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