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糖尿病“四段尿糖”
分析尿糖时,要将第1段与第2次(午餐前)、第2段与第3次(晚餐前),第3段与第4次(晚睡前)、第4段与第一次(次日早餐前)结合起来看。因在治疗过程,如果治疗得当,一般先是尿量减少,接着为“次”的尿糖减少,最后才是“段”的尿糖逐渐减少。
四次尿糖的检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和推测留尿前30分钟内的血糖水平。
四次尿糖:即早、午、晚和晚上睡觉前30分钟的尿液,做尿糖定性检查。应注意,于留尿前30分钟先把尿排空后再留尿,才能根据每次尿糖加号多少,比较真实地反映和推测留尿前30分钟内的血糖水平。
四段尿:即将24小时分为4段,早餐后到午餐前为第 l段;午餐后到晚餐前为第2段;晚餐后到晚上睡觉前为第3段;晚睡后到策2天早餐前为第4段。每段尿,不论小便几次,全放到一起混勾,4段尿分别留在4个瓶子里,并分别记录尿量,做尿糖定性检查,从而可推断出每段时间里血糖值高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在分析尿糖时,要将第1段与第2次(午餐前)、第2段与第3次(晚餐前),第3段与第4次(晚睡前)、第4段与第一次(次日早餐前)结合起来看。因在治疗过程,如果治疗得当,一般先是尿量减少,接着为“次”的尿糖减少,最后才是“段”的尿糖逐渐减少。如果仅根据三餐前和晚睡前的“次”尿糖来调整胰岛素用量,病情就很难有效地控制。例如有的病人,第1段尿量只有100毫升,而第2次尿糖为(+++),计算这一段尿糖定量为1.5克;另一个病人第1段尿量多达500毫升,第2次尿糖为(+),计算尿糖定量为2.5克,说明前者的治疗效果,尿糖控制情况要比后者好一些。因此,在判断胰岛素疗效及决定加减胰岛素用量时,应将尿量和尿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四次尿糖的检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和推测留尿前30分钟内的血糖水平。
四次尿糖:即早、午、晚和晚上睡觉前30分钟的尿液,做尿糖定性检查。应注意,于留尿前30分钟先把尿排空后再留尿,才能根据每次尿糖加号多少,比较真实地反映和推测留尿前30分钟内的血糖水平。
四段尿:即将24小时分为4段,早餐后到午餐前为第 l段;午餐后到晚餐前为第2段;晚餐后到晚上睡觉前为第3段;晚睡后到策2天早餐前为第4段。每段尿,不论小便几次,全放到一起混勾,4段尿分别留在4个瓶子里,并分别记录尿量,做尿糖定性检查,从而可推断出每段时间里血糖值高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在分析尿糖时,要将第1段与第2次(午餐前)、第2段与第3次(晚餐前),第3段与第4次(晚睡前)、第4段与第一次(次日早餐前)结合起来看。因在治疗过程,如果治疗得当,一般先是尿量减少,接着为“次”的尿糖减少,最后才是“段”的尿糖逐渐减少。如果仅根据三餐前和晚睡前的“次”尿糖来调整胰岛素用量,病情就很难有效地控制。例如有的病人,第1段尿量只有100毫升,而第2次尿糖为(+++),计算这一段尿糖定量为1.5克;另一个病人第1段尿量多达500毫升,第2次尿糖为(+),计算尿糖定量为2.5克,说明前者的治疗效果,尿糖控制情况要比后者好一些。因此,在判断胰岛素疗效及决定加减胰岛素用量时,应将尿量和尿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相关文章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