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避免脑梗死再发

高血压患者如何避免脑梗死再发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情况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高血压不但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还加快硬化病变的进展和斑块破裂发生的可能性,而且与脑梗死的再发有关。因此,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在预防脑梗死再发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血压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必须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并终身用药维持。

  如果合并糖尿病,血压的控制还要更加严格,应将血压长期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在发生脑梗死后,仍应按要求将血压严格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良好的血压控制能明显降低再发生脑梗死甚至脑血管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减少因心脑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的可能。

  2.改善生活方式

  容易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大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要预防脑梗死再发,首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合理膳食。

  戒烟,少量饮酒。

  调节血脂,控制糖尿病等疾病。

  特别提醒:动脉硬化病变发生在儿童期,是数十年的病变过程。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应该贯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始终,从儿童抓起,才会终身受益。

  3.药物预防

  一旦发生了脑梗死,就意味着终身使用抗血栓药物。

  阿司匹林能明显降低再发生脑梗死。

  氯吡格雷也能降低再发脑梗死的可能,单用效果好于阿司匹林,且不存在和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

  近来有研究证实,已经发生中风的病人,即使血压不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药名的后2字为“普利”的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能够明显减少再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具体药物品种应向当地医生咨询和开处方。

  特别注意:使用抗血栓药物也必须同时控制血压,在血压控制不好的情况下使用抗血栓药物,会导致脑出血的风险增加。

  脑梗死诊治的3个误区

  输液防止脑梗死 除急性期应用有可能改善症状外,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输液能防止再发脑梗死。

  用血流变检查诊断或预测血栓或者指导用药 血流变或者血粘度不能诊断或者预测血栓(所谓的中风预报),更不能以血流变结果指导是否用药或者使用哪种药物。

  降压药物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可能 血压正常或者稍低时不会增加发生脑梗死的可能;但如果降压过快或者过度猛烈,不但脑梗死有可能会增加,其它血管也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