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不花了也是病?
返老还童一直是人们所期望的。古代君王为了“长命百岁”,炼丹药、寻名医,最终仍无法如愿。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条件改善了,人的寿命也得以延长,那么“返老还童”到底可不可能呢?从这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就所谓的“返老还童”现象请专家点评。 老花眼,是指老年人眼睛调节功能衰退后,睫状肌收缩力减弱,晶体硬化弹性降低、变凸能力(也叫晶体屈折力)变差,出现看近物困难或伴有眼疲劳等症状。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是在看近物时,配戴“老花眼镜”——凸透镜来代替晶体变凸能力。
有句俗话说:花不花,四十七、八。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老花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花度数还会逐年递增。于是,有人将老花眼和衰老划上了等号,进而认为老花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就是“返老还童”;老花症状加重就是“未老先衰”。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
5种疾病让老花眼不“花”
从生理学上说,有两种原因可让老花眼症状减轻或消失:1.晶体凸度增加,对分散光集合力增大,使之提前聚焦在视网膜上;2.眼轴增长,形成近视,使视网膜向后移位,与焦点重合。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疾病引起的,且下列5种疾病最为常见:
老年白内障:因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使晶体内水化代谢障碍,透明晶体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同时,水分在晶体内积聚,造成晶体变大变凸,增强晶体屈折力,使聚焦点提前,导致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
糖尿病:血糖升高时,通过尿液丢失的无机盐增多,使血的渗透压降低,眼内渗透压增高。血中水分渗入到眼内和晶体内,使晶体增大变凸,屈折力增加,造成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当血糖下降或正常时,老花症状又出现,甚至同原来一样。
老年原发性青光眼:因长期眼压增高压迫眼球后壁,使之缺血、变性、萎缩、软化,造成眼轴伸长。有学者统计老年原发性青光眼可致眼轴增长0.9毫米。再加上房水排不出去,被迫渗入晶体内,使之变凸0.59毫米。两种原因可造成小于或等于300度的近视,使老花度数大部分被抵消或消失。
反复发作性巩膜炎:尤其是巩膜炎、巩膜葡萄肿,加之部分老人缺钙,巩膜硬度更差,使眼轴拉长抵消了部分老花,造成老花症状减轻。
磺胺和钾中毒:常期服用磺胺药物或食用过多的钾,均可引起中毒。中毒后可产生200~400度的近视,可抵消老花度数。但经过抢救治疗后1个月左右,近视又会消失,老花又再复原。
所以,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并不是人们所谓的“返老还童”,反而会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应当及时求医,尽快找出病因,早期治疗为上策。
5种疾病使老花眼突然更“花”
正常情况下,老花度数1年增加10度左右,那么增加100度就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有的老人配上合适的老花镜不到几个月,就突然不好使了,自己再配一副增加了100度的老花眼镜可解决问题。他就认为:人家10年增加100度,我这几个月就增加了100度,这不就是未老先衰吗?其实不然,老花眼度数突然增加,也是由疾病引起的,以下5种疾病较为常见:
1、球后肿瘤。肿瘤逐渐增大可能压迫球后壁,使眼轴变短,产生远视,使老花度数增加。
2、干性初期和湿性黄斑变性。
3、中心性浆液性网络膜炎。
4、钝力眼外伤或内眼术后。
5、慢性脑瘤脑压增高。
后面4种都有眼球后极和黄斑水肿,使眼轴缩短,视网膜前移,形成病理性远视,造成老花度数增加。
综上所述,不管是老花眼变得不“花”了,还是“花”得更厉害了,都应该是疾病造成的,千万不要简单归结为“返老还童”或是“未老先衰”。为防视力受损,造成失明,老年人还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有句俗话说:花不花,四十七、八。意思是说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老花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花度数还会逐年递增。于是,有人将老花眼和衰老划上了等号,进而认为老花症状减轻,甚至消失,就是“返老还童”;老花症状加重就是“未老先衰”。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
5种疾病让老花眼不“花”
从生理学上说,有两种原因可让老花眼症状减轻或消失:1.晶体凸度增加,对分散光集合力增大,使之提前聚焦在视网膜上;2.眼轴增长,形成近视,使视网膜向后移位,与焦点重合。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疾病引起的,且下列5种疾病最为常见:
老年白内障:因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使晶体内水化代谢障碍,透明晶体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同时,水分在晶体内积聚,造成晶体变大变凸,增强晶体屈折力,使聚焦点提前,导致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
糖尿病:血糖升高时,通过尿液丢失的无机盐增多,使血的渗透压降低,眼内渗透压增高。血中水分渗入到眼内和晶体内,使晶体增大变凸,屈折力增加,造成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当血糖下降或正常时,老花症状又出现,甚至同原来一样。
老年原发性青光眼:因长期眼压增高压迫眼球后壁,使之缺血、变性、萎缩、软化,造成眼轴伸长。有学者统计老年原发性青光眼可致眼轴增长0.9毫米。再加上房水排不出去,被迫渗入晶体内,使之变凸0.59毫米。两种原因可造成小于或等于300度的近视,使老花度数大部分被抵消或消失。
反复发作性巩膜炎:尤其是巩膜炎、巩膜葡萄肿,加之部分老人缺钙,巩膜硬度更差,使眼轴拉长抵消了部分老花,造成老花症状减轻。
磺胺和钾中毒:常期服用磺胺药物或食用过多的钾,均可引起中毒。中毒后可产生200~400度的近视,可抵消老花度数。但经过抢救治疗后1个月左右,近视又会消失,老花又再复原。
所以,老花症状减轻或消失,并不是人们所谓的“返老还童”,反而会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应当及时求医,尽快找出病因,早期治疗为上策。
5种疾病使老花眼突然更“花”
正常情况下,老花度数1年增加10度左右,那么增加100度就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有的老人配上合适的老花镜不到几个月,就突然不好使了,自己再配一副增加了100度的老花眼镜可解决问题。他就认为:人家10年增加100度,我这几个月就增加了100度,这不就是未老先衰吗?其实不然,老花眼度数突然增加,也是由疾病引起的,以下5种疾病较为常见:
1、球后肿瘤。肿瘤逐渐增大可能压迫球后壁,使眼轴变短,产生远视,使老花度数增加。
2、干性初期和湿性黄斑变性。
3、中心性浆液性网络膜炎。
4、钝力眼外伤或内眼术后。
5、慢性脑瘤脑压增高。
后面4种都有眼球后极和黄斑水肿,使眼轴缩短,视网膜前移,形成病理性远视,造成老花度数增加。
综上所述,不管是老花眼变得不“花”了,还是“花”得更厉害了,都应该是疾病造成的,千万不要简单归结为“返老还童”或是“未老先衰”。为防视力受损,造成失明,老年人还是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相关文章
-
常见的“老年病”都有哪些呢?老年病又称老年疾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与衰老有关的,并且有自身特点的疾病。一般认为,人的年龄在45至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老
-
牙齿疼痛——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健?牙齿疼痛——是很多人的常见疾病,中年以后,甚至是老年,忍有“洁白如玉”的牙齿,这就是健康的标志!然而有部分老年人还会松动
-
老人容易摔倒是什么原因 该怎么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是最好的,老年人容易摔倒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呢?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伤
-
为什么会有老人味 5个方法能去除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一些疾病的,而且很多老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
-
老人如何补钙 遵循4大原则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老年人都特别喜欢心理更加健康的,而且老年人真的是特别需要补充一些钙量元素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