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护理请远离九个中风护理误区

疾病护理请远离九个中风护理误区

中风的发生,不止给患者自己带来不便,还会给患者的家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过,如果想帮助中风患者早日走出疾病的阴霾,我们需要患者的家人能用正确的方法来护理,至少对于一些常见的护理误区一定要避开。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病例:某女士,61岁,3月前患脑梗死。出院后曾割腕一次。现遗留左侧肢体偏瘫,伴焦虑抑郁状态。出院在家自行康复锻炼,每天站立及行走一小时以上,半月前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入我院。入院检查发现上肢屈曲,下肢画圈样走路,脚内翻,典型的偏瘫异常模式。目前经半月康复治疗,脚内翻、画圈样走路有明显改善,上肢屈曲无明显变化,焦虑抑郁状态略有好转。

误区一、过度的肢体的康复

患者与家属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如上面的例子所示,过早的站立与行走加快了异常模式的形成,异常模式一旦形成纠正就十分的困难,偏瘫患者的锻炼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运动时间由长到短,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遵守康复训练的顺序:床上移动翻身→坐位→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上下楼梯。例如上面介绍的患者我们应该先练习坐到站到走路,不应过早强迫自己行走,要求质不求量。

误区二、忽视整体的训练

我们*是一个整体,康复训练也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在训练时患者与家属会出现只为某一单项训练而训练如:在练习走路时,我们要注意躯干的协调性,可以选择让患者站到试衣镜前面进行练习。

误区三、忽视非躯体的康复

所谓的非躯体的康复即是认知、语言、吞咽、心理等功能的康复。在康复中患者及家属认为能走路就是康复,上面的例子已说明,焦虑抑郁差点酿成悲剧,焦虑抑郁状态的病人暴躁,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的配合康复治疗,减缓康复的前进的步伐,我们应重视非躯干康复,对于此类的患者在家庭康复中加强患者心理疏导,通过卡片及唱歌进行语言的训练等。

误区四、家属缺少正确的指导

患者会对患侧肢体忽视,家属应加强对患侧肢体的使用,例如进餐、开关电视、使用电话或其他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应安排用患侧操作,以引起患者对患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