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之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治疗
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后应该尽早进行体位摆放与被动运动的康复治疗,预防或减轻肢体痉挛及后遗症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主动训练。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的疾病,康复训练可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残程度,但是许多患者及家属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其实,脑卒中发病后可通过体位摆放、被动运动等,预防或减轻肢体痉挛及后遗症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主动训练。
尽早进行体位摆放与被动运动
脑卒中后,患者最好立即采取健侧卧位。面向健侧,不让其向后扭转;肩屈曲90~130°,肘和腕伸展,上肢放在身前枕头上;患侧髋、膝屈曲似踏出一步置于身体前面的枕头上,脚不要悬空。其次是患侧卧位和仰卧位,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手不握任何物品。此期应注意尽量避免采取半坐位,以免因紧张性颈反射引起下肢痉挛。 体位变换可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健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 患者家属或医生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可预防患者关节活动受限(挛缩),同时还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这项康复治疗应与体位摆放同时进行。 何时开始主动康复训练
由于翻身和关节被动运动只能预防褥疮、肺炎和关节挛缩,并不能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等其他后遗症,也没有明显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所以对患者还要尽早开始下一阶段的主动训练。 当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1周左右,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 1.让病人练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因躯干受双侧锥体束支配,瘫痪一般不完全,恢复起来较快。 2.让病人练习从健侧或患侧坐起,因为坐位是患者最容易完成的动作之一,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日后站立、行走等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应与翻身训练同时进行,注意不要让病人背靠物体而坐。 3.在病人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 4.在患者可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在步行训练前,先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近年来利用部分减重支持装置提早进行步行训练,使患者在步行能力和行走速度恢复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作业治疗。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吃饭、个人卫生、穿衣、洗澡、做家务、参与工艺活动等。 此外还要进行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因为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针灸等对增加感觉输入、促进功能恢复与运动控制等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患者经过科学、持之以恒的训练,都能达到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能力、降低残疾程度的目的。
-
老人预防中风要怎么做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也叫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倒
-
老人应该怎么改善健忘症老人应该怎么改善健忘症?老年人到了晚年就会常常会忘记自己即将做什么事,刚刚放的东西在哪里?作为年轻子女的你是不是有时候会感
-
老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好心血管疾病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想必大家已经更加清楚和了解,那么你知道吗?老年人如果有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时候,我们应该
-
老人易患的眼疾有哪些呢对于上了岁数的老人人群,在平时一定要积极的加以注重自身的健康,但即便这样仍然不能摆脱老人身体发生各种疾病的侵害,青光眼便
-
老人脑血栓能治好吗老人脑血栓能治好吗?得了脑血栓的人轻者造成言语障碍、行动不便等问题,重则造成永久性的瘫痪,因此,脑血栓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