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白质疏松症呢?

什么是脑白质疏松症呢?

脑白质疏松症,您听说过吗?它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哦!

常有中老年患者做完脑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后被诊断有“脑白质疏松症”或“脑白质变性”(这是对脑白质疏松在做CT诊断时的一种叫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老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而脑白质疏松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它与老年性痴呆是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脑白质疏松症

脑白质疏松症(LA)是一个放射学术语,1987年由一位加拿大学者首先提出,用于描述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脑白质在CT或磁共振成像上的表现,根据病变范围的大小可分为轻、中、重度。有研究表明,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脑白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 脑白质疏松症越来越多地在中、老年人中被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也是早期诊断脑白质疏松症的手段之一。

脑白质疏松症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

许多学者认为,脑白质疏松是人正常的衰老过程,因为在许多正常老年人做体检时也可发现,因此常不被重视。但实际上它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表现有认知和行为障碍, 如表情淡漠,记忆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均下降,语言功能和视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认识它,就可以更好地预防老年性痴呆。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危害日益突出,一旦患上老年性痴呆目前很难治愈,大部分专家学者呼吁老年性痴呆重在预防。研究表明,许多正常人发现脑白质疏松症正是脑损害的早期标志。因此,脑白质疏松症是老年性痴呆行将发生的一个重要信号,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此时如能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常能延缓甚至避免老年性痴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