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人热点

太早享清福也许并不好

太早享清福也许并不好

很多老人很早开始就开始享清福啦,大家以为这样子其实非常的幸福的,但是太早享清福其实并不利于一个老人的健康耳的,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影响。

倾诉:“享清福”就像关监狱

前不久,胡书彧因“子女太孝顺”去找社区帮忙调解,还被工作人员笑话为“炫耀”。

但别人不懂他的心。2012年因走路扭伤脚,东西都没让回家收拾,说住一块才放心”。胡书彧舍不得老房子,更舍不得社区的工作——给小孩公益辅导作文。原社区的人来电问“胡老师还来上课么?”儿子直接回电“我们不想他累”。

伤愈后胡书彧想回社区住,3个儿女把他“批斗”一番:“您不懂事”“让别人怎么看我们做儿女的”。胡书彧找不到事做,想帮着买菜却被保姆“投诉”:“您是怕我乱花钱么?”

“他们把我当小孩保护。”胡书彧诉说着“甜蜜负担”:自己有次晨练犯头晕,儿子立马买回跑步机让他在家快走;偶尔感冒,儿媳立马拉着我去医院挂号拿药。“吃胖了不少,整天腰痛失眠,被迫在家享清福,像关在监狱一样。”

调查:最怕“您别再工作了”

和胡书彧一样,不少长者觉得,被动享清福并非好事。

记者在170位65岁以上长者中展开调查,有113人表示自己曾经或正在遭遇儿女过度孝顺带来的甜蜜负担(具体类型如表)。

不然会闲得人发霉”。他说起一个患癌朋友,患病后继续做社工,一天比一天精神,“去年8月他被女儿接去上海享清福,老给我打电话说闲出一身病,没两个月他就病情复发去世了”。

支招:用温情卸下“甜蜜负担”

孝是好事,可“孝太多”有时让人消化不了。上海天平社区71岁的骆群成曾深有体会。2013年他心脏手术出院两个月后,女儿还给他喂饭,“也老不让我外出参加活动,快成了废人”。他后来用“一二一法”化解了这一负担:灌一碗心灵鸡汤,“跟女儿交心,讲我梦想做义工,希望多看看世界”;保证两件事,即健康和安全,“出门记得报平安,平时主动体检”;暗送一份孝心单,“如有次我说‘朋友推荐一款足浴盆,不知效果好不?’下午女儿就买回来了。知道我的需求,子女就不会乱买东西”。

“拒绝也要有技巧,不能伤他们心。”广州深圳公明街76岁的危姊英说,去年女儿想接她去广州住,她不想去,“我带着她看我跳舞和参加户外活动,她见我快乐,朋友多,就未再强求”。

那么你了解了么,知道其实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太早享受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的美好,大家其实还是一切按照原来的来或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