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人热点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夏季天气非常炎热,老年人身体会严重缺水,所以补水是很重要的,那么老年人喝水有什么好处,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吧。

老年人为什么要多喝水?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都有所减退,老人对各方面感觉比年轻人迟钝,表现在化学感受器上也是如此,于是就会出现身体缺水却不"口渴"的现象。

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易出现脱水、中暑,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

1、清晨空腹先饮水,上午可安排两次饮水,如9点左右一次、11点左右一次,下午也可根据活动安排两次饮水。

2、晚上不要为避免夜尿太多而一口不喝,因为夜间皮肤的蒸发、出汗、呼吸都会让体内水分丢失,可以喝200毫升左右的水。

3、运动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补水,出汗多时,除喝水外还要注意补充点钠钾。

4、喝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吸收。

5、糖尿病患者也要适当多喝水,但青光眼、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不要多喝。

6、不饮用储存过久的水。长期饮用储存过久的水容易使人得病,这是因为,储存三天以上的水,细菌会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大量进入*后能引起中毒,使血液中红细胞失去带氧作用,致使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发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症状,严重者还能致死。

通过上面的介绍让我们大家知道 了老年人喝水要注意什么。一些老年人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后,喜欢猛喝暴饮,这种"急灌式"的饮水方法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骤然下降,导致心跳过快,产生心慌、头晕,心脏病患者更易导致危险,还会突然冲淡胃液、损伤胃黏膜,影响食欲及胃消化功能。同时,补水速度过快,水分一时难以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既不能有效地解渴,还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心律、血压失常。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