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拒绝“花钱买健康”陷阱

怎样拒绝“花钱买健康”陷阱

我们在看很多保健品宣传时,都会有一句“花钱买健康”的口号,不少老年人深信不疑。那么,花钱真的能买来健康吗?这并不一定。事实上,有很多商家打着“花钱买健康”的口号,宣传的是虚假保健品,虽然不能吃死人,但也不会对健康有益。那么,我们如何让老人拒绝“花钱买健康”陷阱呢?

花钱买健康

怎样拒绝“花钱买健康”

一是社会、家庭、老年人的子女要加强对老年人健康养生知识的正确宣传、引导,特别是子女要与老人多沟通、交流,嘘寒问暖。让老人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知晓保健品不是药品,不具有治病功能,要让他们感受子女的孝心,有事多与子女沟通商量,不宁信骗子而不信亲人。避免老人在孤独、贪小便宜、爱面子、怕生病等脆弱心理下,轻易陷入诸如虚假养生讲座、免费体验、赠送礼品、购物返钱等骗子圈套,或在保健品“包治百病”的疗效吹嘘下,失去应有抵抗力,跌入“花钱买健康”陷阱。

二是工商、食药、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强化执法,严厉打击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坑蒙拐骗以及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违法犯罪成本。不但要让无良商家退款,也要处以罚款等,对骗子更要追究刑事责任。避免执法风头一过,违法商家或骗子即故伎重演,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祸及更多老百姓。

目前,一些商家把保健品当药卖,虚假宣传其“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引诱信息不灵又容易轻信的老人上当受骗。这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执法亮剑。根据广告法、不正当竞争法,可以“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或者“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食品安全法,应“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如果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的,除了要赔偿消费者损失外,还应“退一赔十”,即退回货款并按其十倍金额进行惩罚性赔付。

老人要想拒绝“花钱买健康”陷阱,不仅要从自身做起,增强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同时,老人儿女还应该多个老人沟通,帮助老人提高意识。当然,像有关宣传单位,例如电视媒体等等,也应该增大对广告的审查力度,像“花钱买健康”这样的口号就应该认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