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穿鞋记得要有一定高度

老人穿鞋记得要有一定高度

老年人腿脚不便,所以需要穿一双更为舒适的鞋子。很多老人在选择鞋子时,会认为平底鞋子最舒服,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养生专家提示,其实老人选择鞋子最好有一定高度,这会让老人腿脚更方便,走路不费劲。下文专家就为你解读为什么老人穿鞋要有高度,一起来看看。

老人穿鞋

老人穿鞋记得要有高度

生理角度来讲人到老年,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衰老变化,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大大下降。肥胖者还容易形成平足。这也是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时间过长,容易感到足、踝、膝、髋、腰等多个部位疼痛的主要原因。若经常穿平底鞋,有可能会促进足弓的弹性丧失,更不利于老年人负重和行走。

物理角度来讲无跟的鞋定向转动性最大,也就是稳定性最差,容易使老年人在慌忙之中控制不了身体的稳定,以致跌倒或引起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各种损伤。

抗震荡角度来讲穿平底鞋还会使老年人足底抗震能力下降,再加上脊椎椎间盘等弹性软垫的功能减退,站立或行走的时间过长,还容易引起头昏头痛等不适。

因此,老年人应该穿后跟有一定高度的鞋,以1.5至2厘米为宜。这样既有利于维护足弓的形成和抗震荡能力,又可限制过度的定向转动,增强活动时的稳定性。

所以说,老人穿鞋时应该选择有一点高度的鞋子,当然,每位老人的接受程度不同,鞋子高度也是有选择的。一般来说,老人鞋子高度在3厘米之内,这样就能更老人走路更稳当,而且更省劲。平底的鞋子看起来很安全健康,但实际穿上并不舒服,因此老人最好不要穿平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