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脚不便 选择鞋子是关键

老年人腿脚不便 选择鞋子是关键

我们知道,人到了老年以后,腿脚变得不灵活,许多老年人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所以生活中应该注意鞋子的选择,最好穿一些轻巧的平底鞋,这样比较舒适,安全,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老年人选择鞋子的方法,希望给老年人带来帮助,

鞋跟过低可加速足部老化。如果鞋跟过低,令后足负重多,可加速足底韧带和骨组织的退化,而引起足跟痛、头昏和头痛等不适。因此,老年人的鞋跟不宜低于1厘米。冬天地面冷,平底鞋的鞋底薄平,不利于脚的保暖。而老年人常有中气不足,容易让“寒从脚上生”。平底鞋的防滑性能也比较差,易造成意外的摔伤。

过高的鞋跟会诱发关节炎。鞋后跟过高,使前足负重增多,而引起前足疼痛;使*骨盆前倾、腰部后伸,使背部肌肉收缩绷紧,引起腰痛;还可使膝关节张力过高,诱发膝性关节炎。

人老后,脚部的骨骼结构会发生改变,足部肌肉与韧带的退变,会导致足弓弹性渐渐丧失,身体负重能力下降,走起路来更容易疲劳,特别是老年女性。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出,65岁以上的老人,1/3有足部问题。来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成年人的脚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64%源于穿鞋不当。

目前老人穿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鞋子大,容易与脚分离,走路时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固定鞋子,长久下来脚部会感到疲累;布料太柔软,如布鞋等,缺乏减震、包覆设计;鞋跟过高,使老人在平衡感较差的状况下更容易扭伤脚踝。他表示,买鞋的核心原则就是“合脚”,也就是鞋的构造要适应脚的需要,最好遵循“鞋前宽、鞋中韧、鞋跟硬”的原则。“我的鞋子以鞋头宽松、鞋底稍硬、带点跟的休闲鞋为主。”

鞋的功能主要集中在鞋底。很多人认为鞋底软更养脚,其实这样反倒不利于鞋底对足弓起到足够的支撑,那种动不动就可以扭成“麻花”状的鞋最不适合老人。好的老人鞋应该是鞋底外层硬一点,防止被硬物划伤;内层软一点,带气垫的最好,有减震作用,如果中间的足弓处稍稍垫高一点就更好了。鞋底锥形的最好,所谓“锥形”鞋底是指鞋底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这种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

系带的或有粘扣的鞋能随时调节肥瘦,比较跟脚,最适合老年人。另外,后跟也很重要,一定要服贴。可以将脚尖或脚跟往前或后踮起,看看鞋子是否能完全包裹脚部。

老年人选鞋的相关注意事项

1、要保温性能好。使脚的温度保持在28-32,此时感觉最为舒适。低于22,会影响血液循环。

2、要透气性能好。穿了鞋的脚,皮肤湿气散发量老人为每12小时15-40克。若湿气滞留在鞋内超过4-5小时,脚越湿,散失的热量越多,进而易导致着凉。

3、要防滑性能好。老年人最好空布底鞋,鞋帮不宜用尼龙织物或是人造革,最好是用棉布。那种“千层底”布鞋更佳。体重超重的老年人应将后跟适当垫高2厘米,这样既然轻便,又可维持足弓。

4、要少穿拖鞋。老年人在室内休息的时间较长,很容易养成久空拖鞋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对健康却寄存器多益少。人们平时穿着的布鞋,皮革等后跟都有一定的弓度,鞋底也有一定的高度,体重均匀分布在全脚掌,以支撑整个身体进行各种政党的活动,并使脊柱保持自然弯曲。而拖鞋大多为平底,结果使身体的负荷在足部分配不均,改变了*的姿势和内脏的位置,长期下去足弓可有微弱下陷,使人感到疲劳,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5、要合脚。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应避免穿高跟鞋或中跟鞋,运动时应穿软底运动鞋。

温馨提示,若是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并伴有糖尿病足的现象,一定要注意脚的护理,不要穿太紧的鞋子,而且透气性能要好,少穿高跟的鞋。同时,也要注意走路的方法,避免出现意外扭伤的现象,影响了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