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用品花样多 但是安全性和实用性较差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汹涌而至的银发潮催生着老龄产业日益成为“时髦话题”,商家纷纷打起了“老年牌”,“老人手机”、“老年保健品”等等花样繁多的老年用品充斥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按理说这着实是种福音,老年人应该大受裨益,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少老人深受老年用品“忽悠”之害,中国养生健康网编辑在此试图揭开老年用品乱象背后的秘密。
花样多,诱你主动掏腰包
缺少品牌加盟、无人研发、科技含量低,是目前老年用品市场上较为突出的问题。
家住城阳区的张女士由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电视购物以880元的价格购买了声称能够完全治愈此种疾病的保健器械。“电视演示十分神奇,七天见效,能扛起煤气罐”,不料,快递寄来的只是带子绑着几块再生胶皮,“和电视上演示的不一样,用几次就坏了,而且一点效果都没有。”张女士多次拨打客服热线退货,对方也不加理睬。
张女士发现,该产品的包装盒内只有一张说明书,而随物品寄来的购物发票经查询后也证明是假发票。记者致电包装盒上所印的公司时,公司接线员表示,他们已多次通过媒体申明,电视销售的不是该公司产品,公司名称和地址被无良商家冒用。据张女士回忆,快递均由专人送出,没有快递单据,无法据此追查厂家地址。更令张女士烦恼的是,从此推销电话不断,经销商不断向她推荐“二代产品”“三代产品”,令人不堪其扰。
“问题是我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买到放心的产品。”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家附近不仅没有专门的老年用品商店,市面上也很少能看见自己熟知的大品牌,“能选择的产品类型太少了,好像只有小公司在做这些产品,有的时候难免上当。”
一位专门出售保健用品的淘宝卖家向记者透露,只要有销量较好的产品,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与其相似的生产商,比如红外保暖衣、降压表、玉石按摩床垫椅垫等,货源来自江浙的很多地区,这些产品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企业规模较小,转型容易,也不必引进大型生产线,只需要看市场流行什么就做什么,风险很小。
事实上,不仅仅是保健用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用品都存在着品牌稀缺,劣质商品大行其道的问题。
炒概念,不管有用没有用
“以前儿子给我买的一个国产手机,半夜的时候竟然会自动发短信,手机里还有内置的几个功能,你一不小心按到了就要扣几块钱,后来我只好拔了卡再也不用了。”前来电子信息城选购手机的林女士对记者说。记者发现,目前大品牌极少有涉足专门的“老人机”生产,而在市场上热销的“老人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山寨企业”,这些企业运用廉价的MTK平台生产大量的低端机,而这些低端机往往又有被称为“后门”的收费陷阱,内置的收费软件无法删掉,老年人在使用中极易“中招”。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食品中,记者在超市中看到,某种号称“老人蜂蜜”的瓶装蜂蜜其实是蜂蜜膏,只不过“膏”字字号较小,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而这种蜂蜜膏中麦芽糖占到了很大比例,据了解,这种高糖食物并不适合老年人服用。
-
父亲节来临,这份健康礼物清单请收好父亲节来了,你想好送什么礼物给爸爸没?没想好,那就送以下几种健康小礼物吧。老年人都喜欢睡高枕头,可实际上,过高的枕头不仅
-
空巢老人必备物品中,电话排名第一孩子大了不中留,失去老伴和远离孩子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生活着,洗衣做饭、买菜吃药,全都靠自己。关爱空巢老人,从现在
-
老人配老花镜,不要以年龄为标准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
-
老年保健品鱼龙混杂 如何挑出合适的老年保健品我们的父母日渐老去,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各种小毛病也接踵而至。继而很多孝顺的子女会想到买老年保健品为父母补补身子,然而市
-
假牙 ,你不知道的事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保留的牙齿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