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糖尿病联合用药越早越好
历时20年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试验证明,在明确诊断糖尿病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几乎降低了一半,如不严格控制病情,还会以每年5%~8%的速度继续降低。
如何保护胰岛功能?当然是早期开展糖尿病的综合性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五驾马车”同时并进。这里着重谈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的弊端
糖尿病的传统药物治疗方法,是对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首先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多为磺脲类药如优降糖等),开始是单药治疗,而且还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再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单一药物的最大剂量。若仍难以控制血糖的升高,就要增加另一种药物;随着时间的延长,多种口服降糖药也无法平稳控制血糖时,才开始使用胰岛素。但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阻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胰岛的功能仍在逐年衰退。
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联合治疗
现在的治疗思路已经发生了转变,在确诊糖尿病后,主张早期联合用药,严格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的升高。采用磺脲类+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
在符合胰岛素治疗指征时,应尽快采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指征包括,无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血糖大于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有文献报道,早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就是对新确诊的轻型糖尿病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4周,然后停止胰岛素治疗,可在此后2~3年不用服降糖药,仅依靠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就可以稳定控制血糖。因此,药物治疗的关键处在于,尽早使用胰岛素。
联合用药方案
联合药物治疗可有许许多多的方案,可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抓住主要矛盾,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
早期,胰岛功能尚可者,可选用双胍类(二甲双胍等),或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艾汀等)。若餐后血糖升高,可用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等)加餐后血糖调节剂(拜糖平等)。
胰岛功能减弱达50%者,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或类磺脲药物,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也可用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睡前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或每日注射胰岛素2~4次,疗效较佳。
-
父亲节来临,这份健康礼物清单请收好父亲节来了,你想好送什么礼物给爸爸没?没想好,那就送以下几种健康小礼物吧。老年人都喜欢睡高枕头,可实际上,过高的枕头不仅
-
空巢老人必备物品中,电话排名第一孩子大了不中留,失去老伴和远离孩子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生活着,洗衣做饭、买菜吃药,全都靠自己。关爱空巢老人,从现在
-
老人配老花镜,不要以年龄为标准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
-
老年保健品鱼龙混杂 如何挑出合适的老年保健品我们的父母日渐老去,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各种小毛病也接踵而至。继而很多孝顺的子女会想到买老年保健品为父母补补身子,然而市
-
假牙 ,你不知道的事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保留的牙齿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