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之用药五原则

老年人养生之用药五原则

老年人在用药这方面一定要注意了,毕竟药科不能乱吃的,滥用药物肯定会对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下面专家来告诉您老年人用药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重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老年人用药有所不同:

①用药品种多而杂,易发生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②因所患多为慢性疾病,故用药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中毒,并损害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所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根据病情遵照医嘱调整药物和剂量。

③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且由于生活环境和体质的差别,对药物用量个体差异大,耐受性低。因此,一般药物应用时,要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摸索出既能控制病情,又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剂量,比较适合自己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明确诊断,对症下药。首先应当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许多疾病只要合理安排生活、调理饮食、加强锻炼便可不治而愈。老人切忌动辄服药,应消除完全依赖药物的不良心理。如高脂血症的患者,首选当是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而不是马上服药。

2.个体化给药。由于老年人存在个体的衰老、受损程度及药物治疗史不同等众多相关因素,对药物效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日常用药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对许多药物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通常我们推荐的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1/4~1/3,然后逐渐加量,直至最低安全有效维持量。

如普萘洛尔、哌替啶、吩噻嗪类药物的使用,因个体用量差异较大,当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时间的长短亦应视病情及个体反应而定,尤其是对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不应连续用药到疾病完全治好才停药,当遵循中医学所提倡的“中病辄止,不可过剂”的用药原则,以免*元气大伤。

3.用药宜精,药量宜轻。部分老年人仍存有“药味多,用量大,花钱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殊不知老年之体由于正气不足,脏腑亏虚,生理功能减退,已不堪重剂。药量应力求适中,既要避免杯水车薪,药不胜病,也不能药过病所,诛罚太过。所以,处方用药贵在精,用药以味少而胜多。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但也不可急于求成,用药也应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4.联合用药选些中药。为了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宜以小剂量为好,如不足以产生疗效,就需要联合用药。如小剂量利尿剂加中药健脾利湿或温阳利水方治疗老年人水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对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老年患者,我主张尽量联合中药治疗。

5.加强用药后的监测。对于需长期服用药物的老年人来说,如应用头孢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以及噻嗪利尿剂,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态;对长期服用地戈辛、氨茶碱的患者应尽可能到有条件的医院做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医生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