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戴老花镜应纠正三误区

老人戴老花镜应纠正三误区

不少老人感觉看东西模糊后,认为是正常的“老眼昏花”,不必去医院验光,随便到眼镜店或街边买副老花镜戴看得清就行。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曾思明主任医师对此表示,这样做法是不健康的,不但容易加重视力疲劳,而且更易损伤眼睛。关注老年人的眼健康,首先应纠正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老花镜能看清楚就行

部分中老年人购买眼镜很随意,街边偶遇兜售老花镜,认为只要看得清楚就买了。广西视光中心主任刘伟民在接受采访时说,街边的老花镜往往双眼的度数相同,而且瞳距固定,如果配镜前未到医院做眼睛的全面检查,万一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况,而且双眼老化程度不同,尤其是当随意配戴老花眼的光学中心距和瞳距不符的话,不但无法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反而会出现眼疲劳等现象。

误区一:老花镜可以一直戴不用换

38岁以后,眼睛调节能力逐渐下降,看近东西慢慢模糊,到了一定程度就得考虑经过验光来佩戴老花镜,通过验光就可以知道你的老花程度。一旦老花度数改变,眼镜不合适就得及时更换,否则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一般来说,人的老花镜随着度数增长,大约每5年应更换一次。

误区三:近视眼老了就不会发生老花

通常来说,近视眼患者在45岁左右,戴老花镜看远清楚,看近就模糊了,但摘掉近视镜看近就可以了。这是因为近视度数是用凹透镜,老花镜用凸透镜,所以摘了近视镜等于戴上老花镜一样,而不是说不会老花。另外,如果近视度数过深,到了一定年龄会发生看近看远都不清晰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根据近视度数再减去老花度数来配镜,而不是不需要佩戴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