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补钙不如防止“骨丢失”
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高居流行病中第六位!我国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6.1%,其中男性为11.5%,女性为19.9%。
传统观点认为,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医生们也一直用这种方法指导病人。然而,美国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却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
这项研究对36828名50岁以上的健康妇女进行了历时七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减少坐骨骨折方面,是否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效果没什么差别。服药与不服药的两组女性坐骨骨折率均降低了29%,分别为1‰和1.4‰。其中,60岁以上受调查者坐骨骨折率降低了21%,降至1.9‰和2.4‰。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的妇女患肾结石几率却比不服用者高0.5‰,至于直肠癌,服与不服未见任何区别。
研究人员认为,不服药也可降低骨折发生率,说明心理暗示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与其说钙片和维生素D发挥效用,不如说心理暗示发挥效用。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服用钙片及维生素D对治疗骨质疏松作用甚微,还会提高肾结石患病率。另有研究报道,高钙补充还会导致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专家认为,中老年人补钙不如防止“骨丢失”。因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光补钙是无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在人的一生中,35岁以前,骨骼中的“骨形成”多于“骨丢失”;而到了45岁以后,“骨形成”却少于“骨丢失”,骨量大量流失,导致形成骨质疏松症。研究已证明,雌激素不仅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还可明显地抑制破骨细胞。
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将伴有成骨细胞的向下调节,胶原合成减少,这种连锁式的下降导致骨形成过程减慢甚至停止;破骨细胞增殖活跃,使骨质大量丢失。女性绝经后每年骨密度约下降2%,每天丢失钙约25mg,照此计算,15年后总共丢失约137g钙,占其骨钙的11%—12%。研究发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有关钙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法,经过上万次临床研究,无法证实钙能有效地预防骨量减少。妇女绝经早期即使高钙补充也无法减缓骨量的丢失。
专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光照、活动量、负重情况、钙的摄入量、饮食习惯、有无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取决于年轻时的骨量峰值及此后的骨量丢失率。单纯补充钙剂只有轻微增加骨密度的作用,正确的方法是: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降低骨丢失,否则任何补钙都是徒劳。
雌激素替代疗法是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中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补充雌激素来抑制骨吸收,尤其在妇女绝经后骨质快速丢失期疗效最为明显。研究发现,雌激素加钙比单纯使用雌激素的效果更好,提供足量的钙可减少雌激素用量。如果用大豆异黄酮来提高女性雌激素水平,更安全。
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负重使椎体骨矿物质含量增加,成骨细胞合成胶原数量增加。*骨骼在受到压力时会制造出新的骨细胞来进行自我强化,因此适度的锻炼或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症,提高骨骼对钙元素摄取率。
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常到户外走走,除可活动筋骨外,还可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改善肠道对钙的吸收,进而减少骨质的丢失。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造成骨质疏松。吸烟会使血中的骨质溶解;过量饮酒会使体内的钙从尿中排出;生活中嗜好饮咖啡,会加剧体内钙的缺乏;过多食用含钠盐食物,也容易导致骨质减少,要节制或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
总之,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重点应该防止“骨丢失”。
-
父亲节来临,这份健康礼物清单请收好父亲节来了,你想好送什么礼物给爸爸没?没想好,那就送以下几种健康小礼物吧。老年人都喜欢睡高枕头,可实际上,过高的枕头不仅
-
空巢老人必备物品中,电话排名第一孩子大了不中留,失去老伴和远离孩子的空巢老人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生活着,洗衣做饭、买菜吃药,全都靠自己。关爱空巢老人,从现在
-
老人配老花镜,不要以年龄为标准一般人在40~45岁以后,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的现象称为老视眼,俗称老花眼。眼睛里有一个名叫晶状体的结
-
老年保健品鱼龙混杂 如何挑出合适的老年保健品我们的父母日渐老去,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各种小毛病也接踵而至。继而很多孝顺的子女会想到买老年保健品为父母补补身子,然而市
-
假牙 ,你不知道的事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保留的牙齿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