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摔倒小心有中风危险

老人摔倒小心有中风危险

最近在很多新闻中,我们都能看到有老人摔倒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老*质差,摔倒会给老人的健康留下诸多隐患,例如这会增加老人中风的危险。究竟老人摔倒与中风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老人摔倒?下文是具体的保健知识。

老人摔倒

中风患者如何防老人摔跤?

临床常有这样一些患者:老人家在摔了一跤后,着地的那一侧,往往会很疼,病情严重的话会到医院拍片治疗,这种情况往往会被医生诊断为“骨折”,而且大部分患者的治疗到此为止,但是,打了石膏,或者做了手术后,突然发现病人的一侧不能动了。怎么回事?赶紧去做个头颅的CT或者核磁共振,一看,发现中风了。这是临床上很容易发生误诊的地方,需要引起大家重视。

中风是因,摔倒、骨折是果

因为中风导致一侧肢体无力,才会摔倒,此时,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应该认真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看看有没有同时合并面瘫,讲话有没有不流利,跌倒侧的上肢有没有轻瘫试验阳性。如果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病史,做个头颅的核磁共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及早诊断中风对于治疗非常重要。

中风后继发骨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容易摔跤。中风患者常常存有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右脚、右手没有力气甚至不能动弹,在起坐行走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协调、身体重心偏移,病侧肢体发软,磕磕碰碰,进而摔倒。其二是骨头变松变脆。中风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中风后,常需卧床相当长时间,进而可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可想而知,松脆的骨骼遇上频发的磕碰摔倒,骨折就在所难免了。

臀部、手掌最易受伤

患者的跌倒姿势,最常见的为屁股着地和用手撑地两种,这将引起不同部位的骨折。手掌撑地者常发生腕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最多见)、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屁股着地者,最容易引起胸腰椎交界处椎体的压缩性骨折、骶尾椎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该类骨折需较长时间卧床,除给患者带来痛苦以外,还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的会危及生命。

另外,中风后患者容易在卫生间、楼梯、起居室等场所跌倒,家属在患者去这个几个区域时应加强注意。尤其是卫生间,患者如厕前后蹲下站起过程中,常由于脚发软而摔倒,卫生间湿滑,普通人都容易摔倒,别说是中风后的患者。还有患者上下楼梯,左右腿交换过程中,坏侧腿常突然发软,使患者站立不住而摔倒。

健康加油站

中风患者防摔跤非常重要,要从生活中的琐事做起:

1.注意躯干及四肢的肌力训练在中风康复期就要进行大腿肌肉力量和踝、膝、髋关节的功能锻炼,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与肌肉力量的恢复锻炼,可在床上进行。同时要进行腰部、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锻炼,这对日后站立行走,维持机体平衡至关重要。

2.循序渐进地进行坐、站、行的训练先是坐于床上,逐渐过渡到坐于床沿,然后站起来,练习平衡与蹲下,最后迈步行走。需要提醒的是,开始阶段,患者的力量还不足以支撑身体重量,需要有人陪伴保护,以防不测。

3.配备合适的拐杖要知道,拐杖连同两脚所构成的三点支撑比仅靠两脚支撑要稳当得多。患者不要嫌麻烦,或者自以为影响形象而过早舍弃拐杖。

所以说,老人摔倒是极易出现中风危险的。如果你家中老人腿脚不便,那老人外出时,最好有家人陪同,这会大大降低老人摔倒的几率。如果老人出现了摔倒问题,家人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看一看身体是否有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