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精彩晚年生活 老人的不老公益心

精彩晚年生活 老人的不老公益心

老年人的晚年可以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也可以是很多的人大戏,这个要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这不,这里就有一位老年人,他虽然年纪很大,但是却仍然有着一颗帮助别人的公益心。

活雷锋语录”

我们社区有485名退休党员,其中有35名省市劳模,我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我们这些退休老党员就是想着法子发挥余热,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如今,白铁皮铁匠铺已越来越少见,和许多传统老行当一样,它们带着一代人的记忆,悄悄隐没于城市。然而,走过拱墅区和睦新村西大门,你还能时不时听到叮叮当当的铁皮敲打声,这里仍有一位白铁皮老工匠忙碌着。而他固守于此,不是兴趣,更不是生计,只是为了助人。

他叫吴万顺,已经是82岁的高龄,除了传承几十年的铁皮制作好手艺,他还有个特点:从不收钱。

在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老吴记不清免费为社区做了多少只铁皮畚箕;更记不清他为多少邻居、朋友,甚至不熟识的居民修理了多少件器具。

修完东西,居民们给钱,他总是乐呵呵地连连摆手:“一点小事情,不要钱,不要钱。”

“一个铁皮脸盆也就几块钱,修一下,成本不过几毛钱,都是街坊邻居、老头老太太的,实在不好意思向别人收钱。”

耄耋老人的不老“公益心”

问起这些,老吴嘿嘿地笑。

除了在社区西门口支起的一间铺子,帮助群众修修补补,他还是一名十足的社区公益“狂热分子”。

小区内装修垃圾乱堆、偷倒或不及时清运,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老吴看到了,默默地当起了义务监督员,每天抽时巡视小区,发现有乱倒垃圾的现象他都及时制止。

巡视时,他又发现小区楼道信箱内经常会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广告纸,掉在单元内楼道口,既影响卫生,也影响楼道乃至社区形象。老吴制作了几只白铁皮容器安装在楼道单元口,用来扔广告废纸。

2007年和睦社区提出打造最清洁社区的号召,社区增加了保洁人员,加大了保洁力度,老吴得知后,又主动送来10多只自己制作的畚箕,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老吴每年都会免费给社区送来50只崭新的畚箕。

时间长了,社区提出给他劳务费和材料费,可老吴就是坚持分文不收。只是淡淡地留下一句:“我是社区的一份子,社区就是我家,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在杭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时,社区开展了志愿者义务巡逻活动。社区考虑到他年纪大了,本不想让他参加,可他从社区广播里听到活动消息后,主动找到支部,自愿报名参加,而且几乎每次巡逻都准时参加。

心脏做过搭桥手术的老吴身体并不太好,但他一颗炽热的“公益心”却愈来愈年轻,问他原因,他笑着说:“和睦社区有485名退休党员,其中有35名省市劳模,都是原来厂里的生产能手、管理能手。我们这些退休老党员就是想着法子发挥余热,社区里比我优秀的党员太多了,我可不能落伍了。”

老吴朴素、谦虚的老党员风范,也深深感染和带动了社区各个支部的党员。

在他的联系和带动下,社区党员高水根免费为居民修理煤气管道,杨国洪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参加社区义务巡逻,周崎为社区活动慷慨解囊,定期交给老吴1000-2000元钱,嘱托他用在社区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