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养生之道 多做家务自由饮食
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用生命实践验证了人生可以在坎坷磨砺中走过百岁,他们有着怎样的长寿之道。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学习一些养生之道,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位已经114岁的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吧!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长寿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遗传基因的影响只占约15%,而85%都和后天环境、家庭、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自我修养占60%。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节制饮食,没有不良嗜好,家庭和睦等因素更有利于长寿。
我们采访了重庆境内的一群百岁老人,去探寻一番他们的长寿之道。
114岁郑会芬:爱吃肉爱喝酒爱喝水
郑会芬老人,出生于1900年5月,眼看就要满114岁了。她不仅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也是目前重庆市最长寿的人,2011年还被中国老年学会誉为“中国十大寿星”。
虽然面部呈现出岁月的沧桑,但郑会芬老人头脑清楚,谈吐正常,能自己在庭院里慢慢行走散步,自己吃饭穿衣、起床和睡觉。人们都惊叹于老人的长寿,想从她身上探听点长寿秘诀,不时有陌生人慕名而来。
其实,老人没什么秘诀,对吃喝毫不讲究,也没有特殊爱好。在饮食方面她总是顺其自然,有啥吃啥,粗茶淡饭;现在老了特别喜欢吃家人为她熬的粥,每餐都要喝一小碗。如果说真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老人爱吃回锅肉、爱喝白酒,爱喝白水。
也许是自小靠种地为生的原因,老人一生都喜欢劳动。现在每天早上7点起床,自己认认真真梳洗一番,中午要小睡一会儿,晚饭后9点左右就自己去睡觉了,每天还扫扫地,不时在庭院散步走走,有事没事就拿起扫帚在屋里慢慢扫。据家人讲,老人睡觉的屋一直是她自己打扫,每逢晴天,她还要把院坝周围长的杂草拔掉。虽然老人的动作慢腾腾的,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却给人一种从容之感。
老人看上去很慈详,一生心态平和,待人忠厚,知足常乐,与人与事没有纷争,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淡定和坦然。家人说,她做任何事情都不慌不忙,一生做人做事都不是很操心,是家里的一个“和事佬”;而且老人压根就不会吵架,从来没有跟家人或邻居大吵大骂过。如今,老人一家和和睦睦,正慢悠悠地等着她的114岁生日。
111岁周永祯:最离不开的是蔬菜
1903年8月出生的周永祯老人,今年就快满111岁了。据介绍,老人是家族里最长寿的人,她的哥哥也活到了90多岁,不过她的子女全部都已经过世。
周永祯老人看上去远比111岁要年轻,除了听力不好,她眼不花、手不抖,眉毛至今青黑,还可以自己穿针引线缝鞋垫,自己洗衣服,生活上能自理,从不麻烦小辈。可能是过去长年累月干农活,铸就了老人的一副好身板。现在干不动农活了,但老人仍然喜欢劳动,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家长里短的琐事少操心。
老人喜欢做手工,爱在太阳下做针线活,她脚上穿的鞋都是自己做的。老人不仅给自己缝制鞋子和鞋垫,还缝制一些送给亲戚、邻居。据家人讲,偶尔还有人特意找上门来,出高价购买老人的手工鞋和鞋垫,想沾沾长寿之气,但老人从不收钱,手头有现成的就顺手送给人家,没有就慢慢做。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