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百岁老人立家规 自学出书晚年很精彩

百岁老人立家规 自学出书晚年很精彩

年纪大了的人,晚年的娱乐活动主要有哪些呢?是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还是应该去一写老年协会,然后好好的看看书,读读报,跳跳舞呢?不同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不一样的,这里就有这样的一位老年人,晚年的时候离不开看书,成为我们的榜样。

65岁的居民林觉琴婆婆谈起自己的百岁父亲,敬佩不已:“父亲小学毕业,他坚持自学,在98岁时还出版了一本铸造专业书籍,为子孙树立了读书榜样。”

“高工”不会画图很吃亏

林觉琴的父亲叫林国汉,浙江宁波人,今年100岁。林国汉仅读过小学四年级,11岁时到上海铸造厂当学徒。林国汉人聪明、能吃苦,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通过努力逐步成长为厂里最高等级技术工人。1958年,林国汉来到原武汉机床附件厂当工程师,他动手能力很强,但是理论不行,连机械图纸都不会画,有想法也很难实现。

“他请厂里的大学生帮忙设计,但别人无法理解他的意图。”林觉琴说,父亲觉得,他吃了没文化的亏。从那时开始,他虚心请教厂里的大学生,学习铸造理论知识及设计工程机械图纸。

因为吃了没文化的亏,林国汉立下家规:再穷再苦也要读书。

大家庭培养出两个高职

在林觉琴的记忆里,父亲对4个子女读书要求严格。小时候,哥哥贪玩,经常因为逃学挨打。“我的哥哥最后读了大学,两个姐姐高中毕业后,也自修了大学文凭。”林觉琴说,他们兄妹4人遵循父亲心愿,努力培养自己的子女们读书。

她还记得有一年夏天,大哥的儿子在上高中时夜不归宿,原来是不想读书了。大哥苦劝儿子读书,并指建筑工人挥汗如雨的场景说:“不管做哪一行,一定要有文化。搞建筑,有了学识就能成为建筑师。”后来,侄子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工作。

林觉琴兄妹4人的子女中,有一个是博士生导师,一个是博士。

百岁出书垂范子孙

晚年的林国汉老人萌发了出书的想法,他希望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别人,造福社会。

他退休后就开始整理、总结从事铸造技术工作60余年的实践经验。一个人撰文、画图,完成初稿就用了30余年时间,直到98岁那年才最终出版 《灰铸铁件生产缺陷及防止》一书。“完成这本书,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非常艰难。”林觉琴说,父亲言传身教,为子孙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