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追求与老人年龄身份相匹配的美

追求与老人年龄身份相匹配的美

我们在提倡老年人追求时尚,追求美,但是我们要提倡老年人追求与老人年龄身份相匹配的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因生怕落伍,也一味去追求时尚。但是老年人的身材体质不能和年轻的小女孩一样了,所以追求时尚要适当,要适合自己的年纪和身份。

所谓时尚,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由少数人率先尝试、最终成为社会部分人群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具有流行与超常的特点。这种脱颖而出的率先尝试,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底气,还要与所处的年龄段相适应。

年轻人,初出茅庐,稚气未脱,穿着打扮,放肆一点,社会能理解。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手提收录机,在马路上晃荡,墨镜上贴一块标志,而不愿撕掉,今天看来是那么的滑稽可笑,但当年的他们谁不为此而自豪?这些年,人们的着装打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的露脐装,男性的怪发型,社会更是以宽容的心态接受了这种变化,尤其是体现在年轻人的身上,真不觉得是怪,反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活力。

但很难想象,中老年人穿露脐装,理个怪发型会是怎样的效果。

最近看电视达人秀的节目,时尚七太的表演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惊喜,性感夺人的露脐装,动作妖艳的肚皮舞,她们选择了那些中老年人不敢跳而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舞蹈,给众人带来极大的震撼。作为同龄人,我佩服她们不服老的精神,佩服她们对青春活力的向往,同时,也为我们的中老年人能赶上这个越来越有包容性和个性的社会而感到高兴。

但我不敢看她们的表演,我总感到,中老年人跳肚皮舞太累,她们不必跟着流行的时尚方式来展示自己,应扬长避短,换个角度凸显自己的风采,也许会更有韵味。

追求与我们的年龄与身份相匹配的美

由此我感到,社会对时尚的理解有点偏了,时尚的生活,并不代表着发展的趋势,时尚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样式,所以时尚大多是今天来了明天就走。因此,它更多的是属于年轻人,很少会成为整个社会的行动。现实生活中,硬要挤进时尚圈,我总感到是件很累的事。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这些人身体胖了,皮肤松了,头发少了,颜色变了……不服老当然可敬,不承认老那是违反了规律。涂脂抹粉,可改变我们的脸面,却改变不了人老珠黄的自然规律;穿红着绿,也能闪现流行的风韵,却掩饰不了手上饱经风霜的痕迹。我们这样的底气,这样的精力,这样的体力,何必在同一个外形上与年轻人去争奇斗艳呢?

当然,时尚生活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他不会全部被淘汰,也有少数被保留下来的,如喝咖啡、泡酒吧、跳华尔兹舞等,这些尽管不是今天的时尚,但历经时间的洗礼,又适合今天中老年人享用,倒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多元的世界,多元的文化,各得其所,和谐共存,才能展示人类的风采;错位追求,必然适得其反:原本青春朝气的年轻人,要模仿我们的端庄成熟很难,改变我们已成熟的丰韵,去追求少年英气当然更难。

所以,人在十几岁享受的是天真烂漫,二十几岁享受的是活力四射,三十几岁享受的是美丽从容,四十几岁享受的是成熟优雅,五六十岁享受的是睿智安详,七八十岁时,就享受做一个通透、平和、宁静、可爱、可亲的老太太或老爷爷。

因此,在我们从温饱阶段向富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追求与我们的年龄与身份相匹配的美,就成了本话题的核心。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身材已经变形,器官慢慢老化,我们还是要去发现一种力量,能使我们的身上继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让人觉得亲切和美丽,甚至让人觉得你就像一本余味无穷大书,永远阅读不完。这,究竟是什么呢?

中老年人的美丽,更多的是来自你本身的气质

八十多岁的老艺术家秦怡,漂亮的面庞上如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的头发都已经斑白,脸上的皮肤变得松弛,眼角布满皱纹,但是她优雅的风度、端庄的气质不但没有与日递减,反而与日俱增。尤其是嘴唇,在白皙皮肤的衬托下,显得那样红润。

指挥家曹鹏,也八十多岁了,头发稀少,带着一副眼镜,外貌上似乎与所谓的美无关,但只要他在舞台上一站,指挥棒一动,那种气质,那种美感,再漂亮的年轻人也不敢与他同台比试。男人之美,在他工作的时候;老人之美,是由里朝外的透露,是他人生阅历的展示,而这一切,是经多年的锤炼而成。

由此我们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在人生旅途的每一个年龄段里,都摇曳着与之相称的美丽。这种美丽,不完全依托外表,哪怕你姿色平平,却有着一股吸引人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就是来自你本身的气质。

所以,我想对中老年朋友说,与其去追求时尚,还不如培养我们中老年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