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武术界老前辈刘海峰的武术情缘

武术界老前辈刘海峰的武术情缘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有一位武术界老前辈叫做刘海峰。从一个身姿敏捷的武术行家,到不幸瘫痪卧床的患病老人,再到战胜病魔,并用武术精神帮助他人,其一生与武术结下了不解情缘。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仅武艺超群、工作出色,而且在面对病痛的折磨时,他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更令人敬佩。

因天资聪颖、武术根基较好,对武术又十分痴迷,年轻的时候,别人要学一年的拳法套路,刘海峰几个月就能练好。而且他练习武术十分用功,不仅把所学的拳法融会贯通,还练习了刀、枪、剑、棍、鞭等兵器。“凡是长期习武之人,都懂得兵器是拳法的延伸,只要拳法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后,练习兵器自然就会得心应手。”老人如是说。

经过多年的辛苦磨炼,刘海峰终于学有所成。1959年,他获得了内蒙古昭乌达武术比赛的第一名。而在随后的岁月里,老人四十年练武不辍,并积极参与赤峰地区的各类武术活动,1984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武术比赛裁判员和赤峰市武术比赛裁判长,1997年被赤峰市红山区委、区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先进个人。同时,他的工作也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的奖励。

刘海峰老人不仅教自己的儿子、孙子习武,而且徒弟很多,几乎遍布于各个行业之中。“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义务授徒,不像现在。而且我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修武德,然后是学武术,并且基本功、练动作都必须长时间锻炼,一点也不可偷工,不管多苦,都必须坚持。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自己老师的影响。”在他看来,习武之人,最注重的就应该是武德了。因为一个练习武术的人,必须要清楚学武的目的——除了强身健体外,关键时刻要出手救人。如果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练武,就算他的武功再高,也是一个失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