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两会聚焦老年健康 赤峰完成“123”工程

两会聚焦老年健康 赤峰完成“123”工程

此次两会,多位委员提出了多项有关健全老年*育工程的提议,把焦点放在了关爱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上,胡主席也提出“让所有的老年人安享晚年”,这句话温暖了全国老百姓的心。

“123”工程全称是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123”老年*育工程,自2008年实施至今,赤峰市已通过自治区、市、旗县区验收合格的苏木乡镇共77个,占总任务的66%,其余乡镇将于今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

据赤峰市老年*育协会介绍,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在全区苏木乡镇实施“123”老年*育工程。当年6月,在喀喇沁旗召开了全区老年*育文化工作现场会议。从那时起,赤峰市从上到下制定了“123”工程五年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现在全市共投资扶持苏木乡镇97个,占全市苏木乡镇总数116个的83.6%,投入资金485万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85万元,市本级125万元,旗县区275万元。为确保工程质量,各级老年体协切实加强了监督检查,对已经竣工的,按上级确定的“五有五个一”标准,逐个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授匾挂牌。目前验收合格的77个苏木乡镇中,内蒙古自治区投资扶持的13个,市本级20个,旗县区45个。因多种原因尚未完工的20个苏木乡镇,项目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施工季节来临后将加紧建设,确保今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

据介绍,“123”老年*育工程的基本内容是:从2008年到201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以苏木乡镇为重点,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分级负责,全面推进老年*育工作。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负责100个苏木乡镇,每个盟市负责20个苏木乡镇,每个旗县(市)负责3个苏木乡镇。5年全区完成580个苏木乡镇的老年*育工程建设,占全区苏木乡镇总数的96.5%。到2012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农村牧区的老年*育网络,全区农村牧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口达到40%左右。

“123”老年*育工程的建设标准是“五有”、“五个一”,“五有”即有组织、有经费、有场地、有活动、有骨干队伍;“五个一”即一个活动室、一个门球场、一个乒乓球台、一个台球案,一个晨晚健身锻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