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老人退休后10年游历45国
许多人都梦想有一天能环游世界,但由于生活的压力和种种原因,这一美好的愿望只能暂时搁浅,直到某一天,我们已经白发鬓比,是否还有勇气去实现我们这个愿望呢?
李殿荣默默站在那里时,会让人觉得她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64岁的年纪,后背已经有些微驼,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当她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在一起时,整个人就变得神采奕奕,关爱的眼神,和气的话语,总是让老人们感到温馨和幸福。她,已经在沾化县富国街道敬老院里工作了25个年头,先后送走了187位老人,目前正与148位孤寡老人相伴。
“俺这把年纪了,要没你早就死了”
1986年,李殿荣到原富国镇敬老院担任院长,之前她是原富国镇小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李殿荣清晰地记得当时选择的艰辛。女儿15岁,儿子13岁,婆婆有精神病,家庭需要她。如今想起这些,她依然会止不住流泪。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李殿荣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让她最终坚持下来的,是敬老院给她的一种神圣感——这里是孤寡老人最后的“驿站”。
90多岁的姜喜娥,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年半,每顿饭都要一口一口地喂,每天都要擦洗身体。由于经常神志不清,屎尿经常是一裤子一床。李殿荣像伺候孩子一样没白没黑地及时为老人换洗。清醒的时候,老人总流着泪握着她的手说:“闺女啊,俺这把年纪了,要没你早就死了。就是亲闺女也不会对俺这么好……”
王廷才老人患脑血栓长期卧床,背上长了疮,李殿荣就四处为他求医买药,每天给他抹洗,帮他翻身。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王廷才拉着李殿荣的手说:“闺女,俺不想死啊,这份福气我还没享受够!”
25年中,李殿荣既当院长,又当护理员,尽心尽责。凡是瘫痪在床的老人,李殿荣都要为他们擦身、理发、洗面、梳头、剪指甲;当老人们安详地离去,李殿荣还要亲自捧上骨灰盒让他们入土,清明节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在敬老院的每一天,李殿荣都不感到疲惫,她说:“老人们盼望我在这里,就是盼望有个说话聊天、知冷知热的亲人。”
“敬老院的老人是她的命”
李殿荣能安心工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1992年8月,公公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李殿荣心急火燎地往医院赶。可刚到医院就接到敬老院的电话,说一位老人病危,她看了公公一眼就马上赶回。
李殿荣再赶到医院时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望着公公憔悴的脸,她心里就像打碎了五味瓶。公公看出她心里的焦急,用微弱的声音说:“殿荣啊,你忙你就去吧。你现在不光是我的儿媳,还是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的闺女啊!”公公的话,让李殿荣放声痛哭,多少劳累,多少辛酸,全都化作泪水。
8月8日,公公去世了,敬老院的那位老人也含笑闭上了双眼。李殿荣和敬老院的同事一起处理完了老人的后事,才赶到家中送公公下葬。
李殿荣对家人的愧疚或许是她一辈子无法释怀的。她到敬老院上班后,家里的担子落在丈夫郭殿云一人身上。郭殿云说自己,“出门是孩子他爸,进门是孩子***”。有人问郭殿云,你不会不让她去敬老院吗?这位老实的汉子话语中充满理解。“不让她去,她会受不了的,敬老院老人是她的命。”
李殿荣偶尔回家一趟,总是给丈夫捎上几瓶好酒;每逢大集,给孩子们买些可口的蔬菜和水果,让村里的人捎回去;女儿出嫁时,她偷偷塞给女儿2000元钱,想弥补对女儿的欠缺……
我们不得不敬佩这位老人的勇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怀有很美好的憧憬生活,但却坚持不了自己的想法,因此,人生就留下很多遗憾,所以有梦想,就行动吧。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