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看台湾同胞是如何为老人祝寿的?

看台湾同胞是如何为老人祝寿的?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祝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老人的崇敬,也是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感激。

最近,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在海峡彼岸的台湾,人们也很看重为老人做寿。但是,台湾同胞的“做寿”与“过生日“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这些礼仪的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孩子和青年人不许叫“做寿”,而通称“做生日”。台湾同胞认为,小孩子和年青人做寿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即便进入中年也绝对不可含糊。台湾同胞到了40岁也不能做寿,只有年届51岁虚龄者才开始庆寿,今后自己才能庆寿,这也是孝俗与敬老传统特有的人情魅力。

到了61、71岁时的寿诞,要比常年隆重,谓之“做大生日”。民谚云:“五一子女祝,六一同堂吃,七一称大寿,八一寿堂溢。”意思是51岁寿诞由子女操办,大可以声张;61岁的寿诞同堂齐庆,热热闹闹欢聚一堂; 71岁、81岁的寿诞称大寿,可以接受亲友送礼庆贺拜寿。但是91虚岁生日那天,有的人则不做寿,可能忌讳被别人戏谑为做“狗寿”讨个没趣。因台台湾方言,“九”与“狗”同音,视为不吉。再则依据中国传统数理,“九”为至上数(尽数),所以,有些人忌讳,而不做 91岁寿。不过现代人的观念有所更新。

台湾同胞做寿分为小做或大做,小做是象征性的。但不管如何,做寿主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也和子女孝敬的程度有关。每当长辈生日的那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先煮食长长的甜寿面和鸡蛋,让一家分享寿者之福,隐喻人人健康长寿。是日,儿孙辈都应该聚集到寿者居处祝寿。女儿、女婿、孙女、孙婿以及外甥等也都要敬献长辈喜好的礼品,以表孝敬之心。有亲朋好友也会带着寿礼前往祝寿,寿礼通常选购象征长寿的物品,如寿面、寿糕、寿烛、寿画、寿龟、寿屏等等,也有的选寿者平日喜好之物或带有健康长寿蕴意的礼品。做儿媳妇的通常借婆婆做生日之机,订制金银镯戒赠予她,感谢婆婆帮助照料儿媳做月子帮助养育子女之恩。做寿者之家按习俗制做红龟、寿桃等食品,发送寿筵请柬。红龟、寿桃隐喻福寿瑞祥,比起西方人做生日喜用蛋糕,其寓意更深远。庆大寿人家往往要多做些红龟、寿桃分送至亲好友和左邻右舍,图个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