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数百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送服务

数百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送服务

 “你要经常到户外走走,跳跳舞,多参加集体活动,有心事要说出来。”昨天上午,在永昌办事处永顺里社区,来自昆明公交集团的心理师黄椿舒正在为一个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当天,共青团云南省委志愿者在昆明多处集中开展“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志愿服务人民群众活动”。几百名志愿者进入社区、走上街头,给空巢老人送钱、给小朋友送游戏等。

团省委昨天还发出号召,倡议广大青年及志愿者,从自己做起,每月捐赠100分钟志愿服务时间,或者捐赠100个志愿服务社区的点子,或者做100件有意义的事,或者感召100个人以100种方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力争做到一个志愿者是社区群众的一名知心伴、暖心人。

现 场

“平民教社”成孩子们课外的家

“老师,这里还能再种一棵树吗?”昨天,几个孩子一手提着小桶,一手握着种子,眨巴着眼睛围着志愿者们好奇地问。

在马村立交桥旁城中村里有一个特殊的课堂,一群可爱的孩子在这里享受着不一样的乐趣。团委志愿者们开设的“平民教社”,每天下午以及周末,为社区里农民工的孩子们教授学习心得,带领孩子们参与公益活动,教会孩子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

昨天来“平民教社”上课的孩子有20多名,他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在社区花坛种上了向日葵苗。之后,志愿者老师们为孩子们发放了画笔和画纸,教孩子们绘画。

“我画的是我当了老师。”10岁的张艳说,自己的父母都是来昆务工的农民工,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她,自“平民教社”开设以来,每个周末她都要到这里来上课。“这是我以后要盖的房子,这个房子是学校。”“我要开一个‘平民教社’,我当老师,让更多的小朋友来学习。”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平民教社’是我们于2009年开始发起的。”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工作人员杜先生介绍,开设“平民教社”两年来,志愿者们立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针对农民工子女往往容易缺失心理呵护的特点,通过“平民教社”里的活动,让农民工子女得到生活、心理上的呵护,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关怀,格外的爱。”

敬老院老人将志愿者当“儿女”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关心,你们像是我们的亲生子女一样,谢谢……”简单的语言,却说出了老人的心声。昨天,当志愿者们来到阿子营敬老院,将精美的食品和礼物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们紧紧握住志愿者们的双手,动情地说。

“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您就说。”志愿者们热情地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整理房间,洗衣服,打扫卫生,跟老人们聊天。得到了生活和心理上双重关心的老人,都感动不已,亲切地把志愿者们称为“自己的孩子”。

志愿者们经过多方努力,为敬老院的老人们筹得善款3000元。“我们将会定期在敬老院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昆明市企业联合委员会书记张梅表示,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活动,关爱孤寡老人。

昨天,西山区永昌街道办永顺里社区、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都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