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代儿相亲越来越帮不上忙

代儿相亲越来越帮不上忙

代儿相亲越来越帮不上忙。7年前,北京的谷阿姨首发倡议,建议父母在公园遛弯时顺便聊聊子女婚事,一场替子相亲的旋风就此刮遍全国。如今,这类家长相亲会遭遇7年之痒,相亲家长已不再局限于大龄青年的父母,选择多了后有些家长就开始觉得总有更好的在等,配对成功率随之呈现下降趋势。

【7年前】 5个月就配对成功

谷阿姨回忆,北京的家长相亲会刚开始时,参加的也就十几个人,家长们都很有诚意,年龄等条件差不多的就能接受,代子相亲会开始才5个月,第一对成功配对的年轻人就领了结婚证。“虽然不能说成功率非常高,但最初的两三年至少也有几千对成功的。”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快,很多城市的大公园,都有了父母们举着牌子,给自己那些“不知道愁的”孩子们找对象的身影。上海,90名父母召开了“征婚预备会”;深圳的名字更亲切,叫做“未来亲家联谊会”;重庆,“代子征婚”甚至被评为“2005年度十大时尚新闻”;杭州,6000家长带着子女集体征婚,场面惊人……

【7年后】 挑儿媳越挑越刁

7年下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完全变了味。”北京中山公园,替女儿来相亲的彭先生很感慨,“以前都是30多岁的大龄青年父母,现在来相亲的家长子女年龄跨度很大,小到18岁大到60多岁,选择的范围广了,当然是那些年龄小的女孩占优势,有些男方家长也想像挖金矿一样无止境地选下去。”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很本分的男孩家长也变了。“有个男孩家长看上去很老实,第一次来时说,想找个和儿子年龄相当的。下次再来,就变了,声称杨振宁都82岁了,还能找个28岁的。言外之意,自己儿子条件不错,也要找个小姑娘。”

替儿子相亲的王阿姨也颇有微词。“有房吗?有车吗?收入多少呀?”这是她每次被问得最多的问题,王阿姨说,“八字都没一撇呢,人都没见,就直接用价格标签了。”

【建议】 确保成功全家一起上

谷阿姨说,现在她那里反映过来的情况表明,家长相亲会的成功率只能说是不等于零了,所以,她又有了新想法,能不能把家长相亲会转型为年轻人的自主式联谊会,“让年轻人自己来相亲,婚姻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事。”

对于谷阿姨的这个想法,黑龙江大学的社会学学者有补充意见。他们认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网络的发展,不少“80后”都是网友多朋友少,家长相亲会可以让父母利用丰富的阅历帮子女少走弯路,同时每周末老人们相聚替子女相亲时,也无形地扩大了自身的生活圈,丰富了退休后的生活。所以,不必因噎废食,可以家长相亲会和年轻人联谊会一起上,互为补充,将结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