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东莞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莞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莞老龄化速度将比全国平均水平来得更快一些。

  东莞在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同时,正在探索为全市空巢老人安装“平安铃”,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

  这是记者在昨日的市老龄化工作会议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动员大会上了解到。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人社会。而东莞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目前东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3万,占全市户籍总人数的13%。预计到2040年,我市老龄人口比例将比全国早十年达到1/3左右,即3人中有一人是老人,预计平均一个在职人员要养活一个老人。副市长成洪波说:“敬老养老,我们要以身作则,这也是为明天的自身服务。”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东莞目前有空巢老人2700多人。他们的日常照料、精神陪伴同样需要纳入全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与就业

  聘用失业低保人员和老人聊天

  在成洪波看来,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养老服务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深入推进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尤为重要。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会为老人洗衣做饭、聊天解闷、日常护理等等。

  会议透露,政府会建立一支高素质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引进一些社工或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懂管理、有专业技术的人士,结合志愿者、义工,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此外,还鼓励失业人员参与进来,由政府发工资,达到养老与就业的“双赢”,据了解,优先选聘东莞户籍的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和身体健康且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

  空巢老人服务

  平安铃两秒内可联系求救

  一老人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忘记带钥匙,又不记得儿女电话怎么办?别担心,他可以拿出像手机般大小的“平安铃”,按红键,服务中心在两秒内接收到老人发出的求救,并在荧屏上清晰看到老人的具体资料,并紧急呼叫老人的儿女解决问题。

  这种居家老人建立专用呼援服务系统,即为空巢老人家庭安装“平安铃”,老人可通过该系统呼援服务中心。昨天,我市已在南城街道篁村社区正式启动了“平安铃”,待经验成熟时,将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

  “平安铃”有两个求救器具,一个安装在家里,另一个则像手机一样可带在身上,随时向服务中心发出求救。

  老人保险措施

  政府为80岁以上老人买意外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下降,老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的群体。

  特别是交通事故、意外跌伤等事故,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加严重。

  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透露,针对这种情况,市政府正着手研究为年龄在8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并争取在2~3年内,逐步运用到其他年龄阶层。

  除此之外,目前,全市老人享受着全国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险,退休人员除享受门诊医保外,还可以享受年度最高报销限额15万元、起付线以上报销比例100%的住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