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爱心老人”的爱心计划表

“爱心老人”的爱心计划表

  江苏油田退休职工,去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他和老伴李翠珍商量,毅然将自己的全部积蓄10万元捐给了眉山市丹棱县最边远的顺龙小学,成为该县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而自己却依旧用着洗得发白的床单、补丁摞补丁的毯子。捐款之后,他们继续关心灾区孩子,到灾区陪孩子过中秋,寄去羽绒服……同时,他们还为阳光安养中心的残疾儿童送上食品、衣服。

  眉山市丹棱县贫困孩子的学费、阳光安养中心残疾孩子的文具、汤汪乡敬老院的端午节礼物……昨天,本报记者再访江苏油田退休老人吴修德、李翠珍夫妇时,发现一张他们亲手写的“爱心计划表”。

  好人“粉丝”越来越多

  “爷爷,奶奶,你们要注意身体!”“感谢你们给我们亲人般的爱!”“我们立志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像你们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把爱传遍四方,用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用爱心擦亮幸福的火花。”……如今,阅读四川灾区孩子的来信,已经成为吴修德夫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吴修德、李翠珍夫妇将几十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元捐赠给眉山市丹棱县最边远的顺龙小学,这是该地区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当地专门为他们建立了“爱心纪念碑”,他们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爱心明星”,他们的“粉丝”也越来越多。前几天,在四季园农贸市场,一位大妈将一篮苋菜递给李翠珍,“自家种的,您就尝尝吧!”前不久,吴修德夫妇还受邀走进扬州大学,讲述自己捐款10多万资助地震灾区的心路历程,并和大学生探讨道德修养。

  做好事上“瘾”了

  今年4月15日,吴修德夫妇来到新闻大楼,将2000元交到本报记者手中,请求转赠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时,老人再三说:“手头一时紧,捐少了。”

  他们从生活费中挤出钱,给残疾孩子买了玩具;他们获得“扬州好人”称号后,把奖金捐给了贫困孩子……他们做好事越做越“上瘾”。

  老人捐款很大方,但对自己却很抠门。客厅沙发破旧,衣柜门坏了关不上。吴修德老人一件已经褪色的蓝棉外套,是江苏油田的工作服。据了解,这件衣裳已经穿了17年。

  前几年,吴老做过更换心脏主动脉瓣的大手术,现在病情又出现反复,每天都要服用一大堆药,随身要带“救心丸”。李翠珍也患有严重的眩晕症。他们说:“帮助别人,我们似乎越活越年轻了。”

  如今,他们又有了新的爱心计划:“我们省点、挤点,再资助几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吧,还可以将四川灾区的孩子接到扬州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