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

   当前,我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认真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各种社会问题,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今后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一、我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3.7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59%。今年将超过10%,这就意味着今年我区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2020年为12.76%;2030年为20.42%;2040年为27.23%;到2050年达到最高值33.19%,老年人将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二、老年社会服务设施及服务业的现状

   (一)老年社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员、经费投入的较少,用于退休人员的日常服务设施比较简陋,严重影响了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现有社会养老方式停留在传统的养老模式,即以居家有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服务责任完全由家庭承担,而随着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家庭主要劳动者大多都外出工作,家中缺乏有效劳动力和服务人员,不能承担起养老的重任。

   (三) “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居家老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日趋严重。

   三、完善老年社会服务的建议及对策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

   所谓老年社会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政府监管等环节和要素组成的一个服务系统。服务主体则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养老机构、私营公司等组织;服务对象包括居家老人、机构养老者、残障老人、移民养老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养老金、医疗、心理等八项内容;服务方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地区性养老、大型老年社区养老、专门需求的养老、计算机加人工的服务等。

   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意味着服务理念的提升、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服务管理与监督的加强。其宗旨就是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与老年生活质量。

   (二)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手段,顺应老年服务需求

   首先,加大对基本养老金发放领取等环节的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为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创造便利条件。

   其次,拓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为老年人健康保健提供保障。围绕着医疗和健康保险制度为居家养老或集体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险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服务以及医疗护理服务等。

   第三,建立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在养老保障制度之下维护老年人各种合法权益的服务,既包括涉及养老金的法律服务,也包括医疗保险、伤残保险、老年人护理以及文化和消费权益等涉及老年人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法律权益服务。

   第四,设立专为老年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老年人是一个相对比较脆弱和敏感的特殊群体,更需要科学的、正规的、良好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

   第五,科学地引导老年人消费,开发适合老年社会消费需求的产品。目前除了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和补品以外,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消费产品普遍缺乏。应当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发出真正适合老年社会消费需求的产品。

   第六,建设老年文化团队,丰富和发展老年文化服务。文化团队建设是实现老年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

   第七,因势利导,为老年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那些虽然上了年纪但仍然存有“梦想”的老人和退休的科学家、医生、教授、学者、政治家以及任何有一技之长的老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梦想和实际,在退休后较长的生命历程中有所作为。家庭、养老机构以及全社会都应当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

   (三)以社区为中心,加大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首先,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完善家庭养老体系。其次,加大社区涉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合理规划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建立社区老年社会服务网络。第三,大力发展公共养老福利设施,加大对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的建设。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