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的“哎呀哎呀”,他都能听懂

老人的“哎呀哎呀”,他都能听懂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子女送老人到福利院是不孝之举。但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谌爷爷却很幸福。虽然他几乎说不出话,但子女每天都来陪他聊天。尽管他渴了饿了都只能喊“哎呀,哎呀”,但他的子女却能从这看似一样的“哎呀”中,听出他的不同需求。

  湖南省首届“福彩杯”十大孝星评选活动由湖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指导,湖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与快乐老人报、潇湘晨报、红网联合主办。

  “谌爷爷,知道呀,就是那个子女来得最勤快的。他小儿子单位离我们这里很近。”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寿星公寓打听谌爷爷和他的子女,几乎无人不知。

  护理人员口中所说的小儿子,就是谌宪伟,今年48岁,在省国税局工作。谌宪伟在家排行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2008年,父亲因脑血栓而瘫痪,同时因脑萎缩引起老年痴呆症。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基本上不能说话。

  考虑到自己没有护理经验,为了让父亲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护理,几姐弟商量后,决定把父亲送到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寿星公寓。谌宪伟的工作单位在劳动路上,打开办公室朝南的窗户,就可以看见坐落在芙蓉南路上的寿星公寓。

  “我们这边老人的子女,一般是一周来一次。谌爷爷的几个儿女排了班,每天都有一个子女在这里。”养老一区的护理班长谭良军说。

  儿女:每猜中一次“哎呀”都很幸福

  “我们都好佩服谌爷爷的几个子女的。”谭良军说,老人说不出话,只能“哎呀,哎呀”。就像小孩哭一样,老人叫也总有个原因。可能是饿了,可能是身上不舒服,也有可能是想上厕所了。而谌家几姐弟,总能从这看似一样的“哎呀,哎呀”中,听出连专业护理都难以分辨的细微不同来。

  “最开始我们也很难猜中到底是怎么了。”谌宪伟说。有一次,老人不舒服了,嘴里一直含含糊糊地说着,“鹊七(音)”,“鹊七”,但谌宪伟一直没猜出来老人到底要什么,急得到处找。最后,谌宪伟在老人全身一处处地摸,摸到腰上的衣服时,老人一下子笑了。原来,“鹊七”是衣服“扯起”了。“以后再说‘鹊七’,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后来,通过“排除法”和细心的观察,几个子女慢慢掌握了老人“哎呀”的规律。“现在我们的‘命中率’已经有80%了。”谌宪伟说,每“猜中”一次,帮老人解决一次问题,他们都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

  护工:“他们做了大部分我们要做的事”

  和许多子女简单地来“看”老人不同,谌宪伟几姐弟每次来,都要陪老人聊天,喂老人吃饭,帮老人漱口洗澡,“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分内的事,他们做了大部分我们要做的护理工作。”谭良军说。

  “天气好的时候,尽量带老人出去走走。”谌宪伟说,老人每次出去都是一个大工程,而且要算好时机,尽量选在老人刚刚解过手的时候,“这样老人出去玩的时候就会轻松些。”

  “关怀要体现在细微处。”谌宪伟说。几姐弟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寿星公寓里很有口碑。而每当有人在谌爷爷面前夸他的子女孝顺时,老人都会露出特别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