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赌气索要赡养费 老人绝食闹自杀

赌气索要赡养费 老人绝食闹自杀

家住黑龙江的老杨,赶到中山找儿子索要40余万元赡养费,儿子无力支付,老杨就闹绝食自杀,并四处上访。6月4日,在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下,小杨一次性支付赡养费2.7万元。儿子当场付钱的时候,老杨却并不清点:“我这次带回去的不是几万块钱,而是儿子愿意认我,继续孝顺我。”

黑龙江老人千里追讨赡养费

今年60岁的老杨是黑龙江鸡西市人。1984年,老杨离婚,儿子小杨归母亲抚养;10年后,小杨父母又开始共同生活。好景不长,2004年,小杨母亲再次离开老杨。经历过几次婚姻,老杨并不止小杨一个儿子。

小杨毕业后来到广东,现在中山市开发区某公司工作,近3年的平均年薪超过10万。从2006年起,小杨每个月都向老杨邮寄300元生活费,直到去年10月,小杨因故停止向父亲汇款。去年12月,老杨千里迢迢从黑龙江赶到中山,把儿子告上法庭,要求儿子一次性支付赡养费、保姆护理费、医疗费等费用共计400537.85元。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小杨从今年1月起,每个月支付老杨生活费500元,支付老杨已发生医疗费用的一半,以及诉讼费用。一审判决后老杨不服,向市中院提起上诉。在此期间,他还来到儿子公司,以绝食相逼;甚至到政府部门上访,用刀片抵住腹部,声称拿不到赡养费就要自杀。

法院心理调节令双方重拾父子情

二审期间,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了解到,2009年10月后,小杨因生意赔了钱而暂停汇款。恰好在这段时间,小杨的母亲到中山与儿子一起生活,老杨认为是儿子受了母亲教唆才不愿意给钱,也不愿认他这个父亲,所以心有不满;而小杨则认为,父亲到处败坏自己的名声,自己也不愿低头。

“这个案件的焦点不是钱,而是感情。”中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苏代平说,面对类似的情感纠纷,法官应该采用心理方式进行调节,不能简单用司法方式。在法官提醒下,进行面对面调解时,小杨一看见老杨就鞠躬,在开口之前连喊几声“爸爸”。这一招果然见效,老杨的嗓门越来越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小杨一次性支付3万元给老杨。

6月4日下午,老杨父子二人再次来到法院。小杨表示,自己费了很大劲,才凑到27000元钱,余下的会尽快凑齐。老杨说:“我也知道儿子不容易。我这次带回去的不是几万块钱,而是儿子愿意认我,继续孝顺我。”付款后,父子二人合影留念,牵手共同走出法院。


链接

家事审判合议庭须有女性参加

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家事审判的中级法院,这宗赡养费纠纷是该院试点以来了结的第一宗案件。据介绍,在中山法院设立的家事审判合议庭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性参加。

市中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苏代平说,由于家事审判的复杂性,中山市中院目前正在酝酿借助辅助机构参与庭前调解。

“当事人如果有心结,法院怎么判他都可能不服。”苏代平说,基于此,法院考虑借用教育、心理、经济等领域专家,参与家事审判庭前会诊,提早发现问题的症结。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家事审判都应先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