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捐赠200幅珍贵年画 价值不可估量

老人捐赠200幅珍贵年画 价值不可估量

吴开和今年82岁。儿时家中张贴的年画和年画中的故事对他耳濡目染,使他爱上了年画。成年后与年画为伴,再到研究创作,老人一生与年画结缘。近日,吴开和先生不顾子女的反对,将收藏的200余幅珍贵年画捐给杨家埠博物馆。老人说:“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爱画 从听年画故事到研究年画

吴开和于1928年出生于潍坊市潍城区平寿村。儿时过新年,家里大门上的门神、影壁墙上的福字灯、房门上的美人条和金童子及房间内的中堂、灶王、炕头画等,让吴开和对年画产生了兴趣。

“小时候,每到冬季老人们都会看着年画讲故事,再淘气的小孩子也会因为好听的故事而变得安静下来。”吴开和安静地回忆着70年前的故事。摇钱树、过新年、包公上任、男十忙、女十忙等等,各家的炕头上都会因为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而成为故事乐园。 “每年刚进腊月,我就喊着奶奶去买年画,年龄大了就自己去贴,乐此不疲。”吴老先生说。

小时候与年画结缘,成年后走上了年画研究之路。1953年,吴开和来到寒亭工作,真正了解并参与到了年画的制作生产过程中。1956年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这让杨家埠年画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省艺术馆的吕学勤、谢昌一、施邦华、白逸如、单应桂等许多专家多次来到杨家埠,创作了《新五子登科》、《除四害》、 《五业俱兴》、《五路进财》、《蔬果丰收》等年画,推动了年画艺术的发展。

吴开和也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动了真感情,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吴开和创作了《人民公社百业兴旺》、《援越抗美》、《聚宝盆》等作品,从此走上了木版年画的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