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哑了七年老人装只人工喉说话了

哑了七年老人装只人工喉说话了

“我又能说话了,再也不靠笔和纸交流了……”昨日,家住合川区的76岁喉癌患者王大爷兴奋不已——全喉切除7年来,他第一次通过电子人工喉发出低沉但清晰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凡是后天性丧失语言能力的人,都可以借助这种电子人工喉重新开口说话。

全喉切除当了七年哑人

七年前,王大爷被诊断为喉癌早期。为彻底清除癌症病灶,他接受了全喉部切除手术,由于没了声带他丧失了语言功能,只能靠在纸上写字与人交流。

“丧失说话功能后,由于缺乏交流,老人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像哑人。”家人称,王大爷以前很开朗,手术不久还经常拿起纸笔和人交流。由于这种交流不方便,后来他更不愿出门了,成天独自呆在家中,儿女们也无能为力。

“最难受的是听到家里的电话响了,无法去接电话。我能听到别人的声音,但无法与对方沟通。”昨日,王大爷借助人工喉对记者说,一个大活人,有嘴说不了话,那种难受苦不堪言。

不久前,他听说新桥医院引进了一项新产品,立即前来体验。

人工喉发声如机器人

记者现场看到,老人只需要将类似小手电的人工喉放进咽喉,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人工喉发出的声音低沉而浑厚,与电影里的机器人说话声相似,虽然不如正常人说话那样嘹亮,但十分清晰。

新桥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李红副教授介绍,电子人工喉又名辅助声带器,靠电动机械模拟声带振动,当人说话时,口腔正常的咬合产生振动,再经过人工喉转换发出声音。因此,与患者交流时就像与机器人交流。

记者看见,人工喉长约十四五厘米,直径两厘米左右,由振动头、工作仓、电池仓三部分组成。振动头接触皮肤导入振动信号,工作仓让振动与声音实现转换,电池仓里装着两节锂电池,提供能量。

李红介绍,人工喉还能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调节不同的高低音,还能保留患者原有的方言,能帮助部分尚未失聪的聋哑患者开口说话。

每只人工喉5000元左右

李红介绍,与全国相比,重庆市民饮食辛辣,喜欢喝酒抽烟,喉癌患者发病率日益增加,不少患者因此丧失说话功能。不少患者手术后,由于不能说话引发心理等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李红说,人工喉的引进将大大改变患者生活质量,基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配置一只人工喉,费用约5000元左右。凡是后天性丧失语言能力的人,都可以借助人工喉重新说话。

据了解,厂家正在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患者原声功能,即在患者手术前录下其正常发声的资料,然后经电脑合成技术进行处理,定制个性化的人工电子喉。当患者使用时,经电脑过滤处理后的声音通过发声装置发出,实现了患者的原音重现。